咳嗽患兒的護理要點范文
時間:2024-01-02 17:49: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咳嗽患兒的護理要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門診治療;護理體會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是獲得性肺炎的常見病, 由一種細胞內病原菌――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MP)所致, 是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該病多發(fā)于深秋和初冬, 臨床癥狀比較復雜、病程較長、病情進展迅速、長時間發(fā)熱、頑固性咳嗽等, 可造成多器官功能損害, 各個年齡階段的兒童均可能發(fā)病[1], 且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如果不及早診治, 也可引發(fā)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 嚴重者會危及生命。因此, 對于患有支原體肺炎的患兒, 必須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進行有效的治療和全方位的護理, 對提高支原體患兒的治療效果, 縮短患兒的治療時間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9月期間門診收治的3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資料進行分析, 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9月期間門診收治的38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 所有病例均符合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22例, 女16例;年齡6個月~13歲, 平均年齡(4.18±1.15)歲;病程3~31 d, 平均病程(13.19±3.34)d;臨床癥狀:高熱(>39℃)19例, 中熱(38~39℃)10例, 低熱(
1. 2 治療方法 支原體肺炎應選用能抑制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治療, 本組患兒均給予退熱、止咳、平喘等對癥治療后, 將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 1次/d, 第1個療程治療5 d, 停4 d后開始第2個療程, 第2個療程治療3 d, 停4 d。若患兒癥狀顯著減輕則改為口服阿奇霉素, 序貫治療, 以免復發(fā)。主治醫(yī)師可根據(jù)癥狀和病變范圍, 必要時延長療程或序貫治療。
2 護理
①心理護理:支原體肺炎病程較長且易反復, 受到疾病的折磨, 患兒和家長常常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 小兒對陌生的環(huán)境和打針吃藥等也容易產生抵觸、懼怕的心理, 因此做好患兒及家長的心理護理是支原體肺炎護理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護理人員應親切的向患兒和家長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 使家長知曉疾病的特征及各種檢查的目的和必要性, 對患兒要主動交談, 多表揚、多鼓勵, 堅持微笑服務, 取得患兒及家長的信任, 消除或減輕患兒的緊張情緒。②常規(guī)護理:支原體肺炎為呼吸系統(tǒng)流行病, 為防止交叉感染, 應將患兒安置在空氣流通的位置, 采取呼吸道隔離、空氣消毒等措施, 保持適宜的室內溫濕度, 有條件的病區(qū)可安裝空氣凈化器等。飲食應以清淡、營養(yǎng)豐富的母乳或食物為主, 指導家長做好患兒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保障充足的休息時間, 避免過度勞累, 監(jiān)測體溫變化并警惕高熱驚厥的發(fā)生, 高熱要采取物理降溫的方式來降溫, 適當補充水分, 以防止水分丟失引起的虛脫;驚厥患兒及時行抗驚厥、退熱治療。③呼吸道護理:由于支原體肺炎患兒中咳嗽為主要臨床癥狀, 加之痰液較多, 因此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暢顯得尤為重要, 應定時給患兒變換, 以利炎癥的吸收和痰液的排出, 可叩背助其排痰, 3歲以上的患兒可以指導其進行有效咳嗽;行霧化吸入以濕化氣道, 稀釋痰液, 促進排痰, 可待患兒睡覺時進行, 操作盡量輕柔, 霧化后要清潔患兒口腔和面部;無力咳痰的患兒進行吸痰, 清除黏稠分泌物, 應避免黏液的回流。④用藥護理:阿奇霉素和紅霉素是支原體肺炎的首選治療藥物, 但此類藥物一般都會引發(fā)較大的胃腸道刺激, 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且部分患兒可出現(xiàn)靜脈滴注局部疼痛感, 因此應提前做好解釋工作, 告知家長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身體適應后癥狀會減輕, 因空腹輸液會加重胃腸道反應, 所以治療前應先進食, 根據(jù)患兒耐受程度調整滴速, 以15滴/min為宜, 胃腸道反應嚴重的應及時向主治醫(yī)師報告進行對癥處理。⑤并發(fā)癥護理: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常見肺外并發(fā)癥為:心肌損害、肝臟損害、神經系統(tǒng)損害。密切觀察患兒的意識、生命體征、心電圖變化, 定期進行肝功檢查, 如出現(xiàn)上述并發(fā)癥時, 及時報告主治醫(yī)生, 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⑥健康宣教:可以舉辦健康講座, 向患兒家長講解疾病的預防和護理要點, 盡量讓孩子呆在空氣新鮮的地方, 避免在公共場合感染, 注意保持孩子居室的通風換氣;注意氣候變化, 注意保暖;可以帶孩子多參加運動, 增強其自身抗病能力;合理喂養(yǎng), 增強患兒體質, 尤其要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 避免過度勞累;出院后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3 結果
經積極治療和一系列心理護理、常規(guī)護理、呼吸道護理、用藥護理、并發(fā)癥護理、健康宣教等精心護理后, 38例患兒在門診治療2~3 d左右, 體溫明顯下降, 臨床癥狀減輕, 4例患兒在治療7 d后體溫恢復正常, 治療時間5~14 d, 平均時間為8.72 d, 本組38例患兒在2周內全部治愈。
4 小結
本研究顯示, 在對支原體肺炎患兒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 采取一系列的優(yōu)質化護理可以有效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促進患兒康復, 值得今后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小兒支氣管哮喘;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3-0304-02
小兒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嗜酸細胞、肥大細胞為主的氣道變應性慢性炎癥性疾病[1]。其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和咳嗽等。我院兒科對支氣管哮喘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鹽酸氨溴索高頻振動霧化,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臨床資料 將2009年1月~12月78例支氣管哮喘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齡最小4個月,最大11歲。對照組35例,其中男性19 例,女性16例,年齡最小7個月,最大10歲?;純壕锌人?、喘憋、呼吸困難,雙肺部可聞及哮鳴音。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常規(guī)抗感染、平喘和霧化吸入。治療組在常規(guī)霧化用藥基礎上加入鹽酸氨溴索高頻振動霧化使用,并用生理鹽水稀釋,根據(jù)患兒的表情,2次/日或者4次/日,每次將藥液吸完為止,療程4~7天。
1.3 療效判斷 治愈:用藥3~7天,患兒咳嗽、喘憋、氣促及肺部哮鳴音消失;好轉:治療3~7天咳嗽、喘憋減輕,氣促緩解,肺部哮鳴音減少;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好轉。
1.4 護理
1.4.1 一般護理 將患兒安排在空氣清新、陽光充足、清潔、安靜的病房。盡量查清病因,避免接觸引起哮喘發(fā)作的過敏原(如鳥獸的羽毛、皮屑、食物、花粉、粉塵等過敏原)。護理操作時防止灰塵飛揚,避免被動吸煙,積極防治呼吸道感染。
1.4.2 心理護理 當患兒呼吸困難,喘憋嚴重,出現(xiàn)極度緊張、煩躁不安、疲倦不能休息時,護理人員應關心、安慰患兒,滿足患兒及家屬的合理要求。向患兒及家屬介紹霧化吸入的作用、目的、方法,進行有效溝通,解除患兒及家屬對霧化吸入的緊張恐懼心理,爭取患兒及家屬的配合以確保療效。
1.4.3 正確指導患兒進行霧化吸入 霧化時患兒由家屬抱好或自己取坐位或半坐臥位,使膈肌下移,以利于霧化吸入時肺臟充分擴張,增加氣體交換量。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根據(jù)患兒年齡和配合情況選擇面罩或口含嘴。使用口含嘴的患兒,囑患兒緊閉口唇將口含嘴含緊,用嘴巴用吸氣,用鼻子呼氣,使藥物充分到達支氣管。不能用口含嘴的患兒采用面罩吸入,面罩要緊貼面部,不要讓霧化的溶液進入眼內。霧化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患兒咳嗽、喘息情況異常時,馬上通知醫(yī)生及時處理。每次吸完后,霧化管進行清潔,送供應室消毒備用。霧化吸入后及時清潔口腔,用開水漱口,不會漱口的患兒囑家長予喂水,擦干凈面部藥液,以防口腔念珠菌感染[2]。
1.4.4 保持呼吸道通暢 患兒痰液較多或咳出困難時,應予從下至上、從外至內,背部從第十肋間隙、胸部從第六肋間隙開始向上叩擊至肩部,力度適宜進行拍背,以利于痰液咳出。根據(jù)情況給予吸痰,以利于藥物的吸收。
1.4.5 吸氧護理 按醫(yī)囑給予低流量吸氧,一般為1~3L/min,根據(jù)患兒年齡和配合情況選擇面罩或鼻導管給氧。做好用氧注意事項宣教,吸氧過程中,注意觀察患兒缺氧癥狀是否得以改善。
1.4.6 飲食護理 對于嬰幼兒提倡母乳喂養(yǎng),至少6個月?;純航o予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嚴禁食用與發(fā)病有關的食物,如蛋類、魚類、蝦、鱉、生姜等刺激性食物。同時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減少因排便用力所致疲勞。及時治療貧血、佝僂病、維生素及鋅等微量元素缺乏癥。
2 結果
治療組痊愈36例,有效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6%;對照組痊愈16例,有效13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2.8%。經統(tǒng)計學處理X2=6.65,P
3 護理體會
鹽酸氨溴索主要用于緩解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可逆性氣道阻塞疾病)患者的支氣管痙攣,及急性預防運動誘發(fā)的哮喘,或其他過敏原誘發(fā)的支氣管痙攣。
支氣管哮喘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急癥,本病病理改變主要為慢性氣道炎癥、氣流受限及氣道的高反應性[3]。臨床抗感染治療的同時,緩解喘憋改善通氣成為重點。高頻振動霧化吸入療法是目前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使大量藥霧沉積小氣道,呼吸道局部濃度高,通過氣霧吸入可稀釋氣道分泌物,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可使藥物吸入播散到下呼吸道,取得很好的解痙、消炎作用,同時有利于改善缺氧癥狀,防止低氧血癥,特別是呼吸肌的供氧,改善缺氧性肺血管收縮,降低肺動脈高壓[4]。綜上所述,鹽酸氨溴索高頻振動霧化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能快速緩解患兒喘憋,改善缺氧癥狀,療效確切,給藥途徑方便,值得在臨床應用。只要護士精心護理,霧化吸入前與患兒及家長做好溝通,使患兒積極地配合高頻振動霧化治療,就能使霧化吸入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衛(wèi)平主編,兒科學[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2
[2] 方映玲,余霞娟,普米克令舒聯(lián)合萬托林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觀察與護理[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9,302,207~208
篇3
關鍵詞:小兒;出水痘;家庭護理;要點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chickenpox。Methods: October 2011-July 2013 in our hospital 25 cases of chickenpox in children, patients were selected to receive home care, and nursing care points summarize results. Results: 25 patients were in the 10 ~ 14d after the onset of recovery, the average recovery time (11.23 ± 1.51) d, no merger encephalitis, pneumonia, children with sepsis However, Conclusion: Chickenpox is a highly contagious disease, good skin care home care measures, environmental care, diet medical care has a positive meaning, home care measures have a higher value。
Keywords: Children; Chicken pox; Home care; Points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但在冬春季節(jié)比較常見,病情較輕患兒一般不接受住院治療,做好對水痘患兒的家庭護理顯得十分重要[1]。本研究為25例水痘患兒實施家庭護理干預,獲得了較佳的效果,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來源 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07月水痘患兒25例,男女比例13:12,年齡4~11歲不等,平均(7.21±0.59)歲,入選病例前驅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欲欠佳、不適、輕微發(fā)燒等臨床,出疹期軀干、顏面、肩、四肢均可見大小不一橢圓形水痘,入選病例均接受家庭護理。
1.2家庭護理
1.21隔離護理 水痘還未普遍實行自動免疫,患兒一經確診,應立即在家隔離,直至全部結痂為止。水痘癥狀一般較輕,且可自行康復,但水痘的傳染性很強,為預防水痘,應做好患兒的隔離工作,防止未患病兒童與患病小兒接觸。
1.22飲食護理 鼓勵其多飲果汁水和開水,綠豆湯具有較佳的清熱解毒作用,可鼓勵患兒飲用。
1.23生理護理 發(fā)熱為水痘患兒常見癥狀,發(fā)熱時應讓患兒充分休息。勤換患兒被褥,保證患兒衣服清潔寬大,為防止過熱導致疹子發(fā)癢,應防止患兒蓋過厚的被子,防止其穿過緊的衣服。接觸患者衣物及涂藥后,應及時洗手.為防止傳染,應單獨清洗患兒衣物。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tǒng)計25例康復時間,確定患兒是否腦炎、肺炎、皮膚細茵感染,康復后了解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2.結果
2.1水痘患兒康復時間統(tǒng)計 25例患兒均于發(fā)病10~14d后康復,平均康復時間(11.23±1.51)d,治療過程中未見嗜睡、煩躁不安、頭痛、嘔吐、咳嗽或高熱不退患兒,因此,患病過程中無1例患兒合并腦炎、肺炎及皮膚細茵感染。
2.2水痘患兒術后并發(fā)癥統(tǒng)計 康復后未見角膜炎、敗血癥等嚴重并發(fā)癥患兒,但1例患兒面部留疤,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僅為4.0%。
3.討論
水痘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此外,還可通過接觸過的東西傳染,如毛巾、被褥、玩具、食具等,水痘患兒一般無需住院治療,因此,有必要做好對患兒的家庭護理。本組研究結果顯示,25例患兒平均康復時間(11.23±1.51)d,未見合并腦炎、肺炎、皮膚細茵感染患兒,康復后未見角膜炎、敗血癥患兒,但1例患兒面部留疤,提示家庭護理措施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水痘患兒中應用、推廣。
從隔離護理、飲食護理、生理護理、環(huán)境護理、皮膚護理等方面為水痘患兒進行家庭護理,可促進疾病自然康復,改善預后,家庭護理在水痘患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家庭護理措施都是正確的,為提高家庭護理效果,水痘患兒家屬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6]:①部分家長認為水痘出的越多越好,一味的給孩子吃透表發(fā)疹藥,但以上觀點是錯誤的,大量給藥會導致全身水痘密集,加重病情,久而久之會形成敗血癥。②以下患者應嚴格禁止與水痘患兒接觸,包括:創(chuàng)口面積較大的外科病人、皮膚病較嚴重的患者、患有濕疹的病人以及正在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
綜上所述,家庭護理措施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東亞. 小學生出水痘家庭護理要點[J].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10(19):155-155.
[2]姜錫鋼. 一起小學生水痘爆發(fā)流行的調查分析[J].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04(03):134-134.
[3]劉麗. 水痘患兒的家庭護理及注意事項[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02(05):649-650.
篇4
1.1一般護理認真詢問病史,全面評估病情,迅速準確判斷病情,明確引起呼吸困難的原因;保持一定溫度(18℃~20℃)和濕度(相對濕度70%以上),溫度、濕度過高或過低易刺激咳嗽而加重呼吸困難;同時向患兒及家屬作好說服勸導工作,以免患兒哭鬧,肌肉注射時宜采取抱坐哺乳位,注意頭、頸、胸的位置不可扭轉或過度前俯后仰。
1.2嚴密觀察病情小兒喉腔狹小、聲門下區(qū)黏膜下組織松弛、黏膜淋巴管豐富、喉軟骨弱、咳嗽功能差,不易排出分泌物,發(fā)炎后易導致喉痙攣和喉阻塞,若不及時發(fā)現(xiàn)與診治可危及生命;首先應進行初步了解評估,同時記錄生命體征,病情要點及時報告醫(yī)生。備好氧氣、吸痰器、氣管插管物品、氣管切開包及多參數(shù)心電監(jiān)護儀、霧化吸入器等;由于小兒的氣管軟而細,易受擠壓而加重呼吸困難。觀察患兒有無鼻翼扇動,呼吸困難,發(fā)紺及吸氣性喉鳴。密切觀察患兒的面色、唇色、膚色、意識狀態(tài)、呼吸頻率與節(jié)律。當患兒出現(xiàn)缺氧加重、鼻翼煽動、口鼻周圍發(fā)紺或蒼白、指趾端發(fā)紺、血氧飽和度下降、出汗、心動過速、煩躁不安、甚至抽搐時,應立即報告醫(yī)生,迅速實施氣管切開及其他解除喉梗阻的緊急措施。
1.3霧化吸入霧化吸入能夠加速喉部炎癥及水腫的消退,并能稀釋呼吸道分泌物利于咳出。取1%麻黃堿10~20ml,地塞米松2~5mg,慶大霉素(2~4)×104U,沐舒坦15mg,生理鹽水20ml~30ml加入霧化器中。要調節(jié)好霧量,守在患兒床旁,協(xié)助患兒吸入。每次吸入時間不超過20min,以免引起肺泡內水腫。向咽喉部直接噴藥可解除喉痙攣并起到局部消炎作用,吸入療法還可稀釋上呼吸道痰液,以防下行感染引起其他并發(fā)癥。
1.4氣管切開的護理需專人護理,定時吸痰、霧化,保持呼吸道通暢,內管1~2h取出清洗1次,每日消毒3次,更換套管處敷料1次。注意觀察傷口的情況,有無紅、腫、熱、痛、滲液等感染表現(xiàn)。經完全堵管24~48h以上,患兒呼吸及排痰功能良好可拔管。
1.5生活護理盡量使患兒安靜休息,減少哭鬧,以免加重缺氧,要體貼關心患兒,護理時動作輕柔,態(tài)度和藹,以消除其恐懼心理。當出現(xiàn)煩躁不安時要使用鎮(zhèn)靜藥物,但避免選用有抑制呼吸的藥物;做好口腔護理,各種監(jiān)護、治療儀器要按時消毒,病室每日紫外線消毒1次,減少一切感染機會。
1.6飲食護理小兒發(fā)生急性喉炎后,常常出現(xiàn)拒食,是由于疾病影響患兒食欲,進食時加重咽喉疼痛有關;患兒進食時容易嗆,喂養(yǎng)時宜少量多次,避免嗆咳和過飽。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如富有營養(yǎng)易消化的乳品或食品,易于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嚴重缺氧、呼吸困難者,暫禁食,待呼吸平穩(wěn)后喂養(yǎng)。小兒發(fā)熱引起的機體水分額外喪失及禁食導致水分不夠,易導致患兒脫水,要注意補充營養(yǎng)、能量、水分。估算出入量,防止引起脫水以及水電解質紊亂。
1.7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應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中,患兒呼吸困難口唇發(fā)紺使家屬感到恐懼緊張,應與家長溝通,勸慰家屬要冷靜,積極配合搶救,與患兒家長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與交流,講解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和護理措施,以減輕其思想負擔,并能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1.8小兒急性喉炎預防加強戶外活動,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在感冒流行期間,盡量減少外出,以防傳染;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感寒受熱,保持適宜的室溫和室內定時開窗通風;及時治療小兒貧血、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等;生活要有規(guī)律,避免著涼。在睡眠時避免受涼,避免冷空氣刺激加重病情。
2臨床資料
本組150例,其中男105例,女45例,其中Ⅰ度喉梗阻98例,Ⅱ度喉梗阻42例,Ⅲ度喉梗阻10例。典型癥狀:聲嘶、犬吠樣咳嗽、發(fā)熱,伴有呼吸困難。本組150例患兒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7d。
3小結
小兒急性喉炎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上呼吸道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進展快等特點,如不能及時恰當?shù)闹委熀妥o理,很容易發(fā)生喉梗阻,而導致吸氣性呼吸困難,危及患兒生命。在治療中應及時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霧化吸入等;護士應有扎實的基本功和嫻熟的操作技術,能迅速、準確、熟練地進行每一項操作。避免反復穿刺增加患兒痛苦。
參考文獻
[1]霍梅梅.重癥小兒急性喉炎的護理體會.長治醫(yī)學院學報,1999,13(2):147.
[2]劉文玲,等.搶救小兒重癥急性喉炎護理體會.齊魯護理雜志,2005,11(9):1321.
[3]薛曉茹,等.急性喉炎患兒的護理急救統(tǒng)籌.護理學雜志,2003,18(5):349.
[4]劉玉賢,等.小兒急性喉炎Ⅱ度以上呼吸困難的治療體會.中華臨床雜志,2002,2(6):3940.
篇5
夏季天氣高溫潮濕,細菌容易滋生,各種傳染疾病爆發(fā)。寶寶們身體的抵抗力較差,容易生病。寶寶生病了,并不是僅僅吃藥就好的,父母們還應該要在飲食上多注意。根據(jù)不同的病情調整飲食,寶寶早日康復就完全沒問題了。
發(fā)燒
從醫(yī)學的角度而言,幼兒發(fā)燒只是一種癥狀。感冒、咽炎、肺炎、扁桃腺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皆會引起高熱。
發(fā)燒時幼兒新陳代謝加快,體內的鹽份和水份大量流失。因而此時的首要問題不是補充營養(yǎng)而是補充水份。及時補充流失掉的水份既可以幫助退燒又利于體內代謝物和毒素的排泄,并可縮短病愈的時間。
飲食原則: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
寶寶發(fā)燒后唾液分泌減少,胃腸道活動減弱,由此產生食欲不振的現(xiàn)象。此時切忌硬逼著寶寶吃東西,多吃反而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此期間飲食應遵循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的原則。
飲食要點
患病急性期:寶寶食欲差、熱度高,此時應以流質食物為主,如米湯、牛奶、果汁、綠豆湯等;
恢復期或退燒期:可調配半流質食物,如:營養(yǎng)米粉、肉末菜粥、面片湯、雞蛋羹等;
退燒后:可吃些稀飯、面條、新鮮蔬菜等易消化的菜肴。
飲食禁忌
少吃或不吃油膩食物,如肉類、雞蛋等高蛋白食物。
有的父母見寶寶因發(fā)熱而不思飲食,唯恐影響了營養(yǎng)供給和發(fā)育,于是強迫寶寶吃肉類、雞蛋等高蛋白食物。殊不知這樣做往往弊大于利。
發(fā)燒時,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均會受到相當?shù)挠绊?,尤其是難以消化的葷腥食物。這些東西如果長時間滯留于胃腸中,就會發(fā)酵、腐敗,甚至會引起中毒。因此油膩食物要少吃或不吃。
咳嗽
不少父母對寶寶經久不愈的咳嗽非常頭疼。給寶寶服用止咳藥擔心藥物的副作用,不吃藥又擔心加重病情轉為咽炎或肺炎。其實,如果父母在寶寶咳嗽未愈期間注意飲食調理,常常會達到意想不到的的效果。
飲食原則:盡量清淡
充足的水分可幫助稀釋痰液,使痰易于咳出,因此咳嗽的患兒也要注意補充水分。另外寶寶咳嗽時胃腸功能比較薄弱,因此此期間的飲食應盡量清淡。
飲食禁忌
1.不要吃油膩以及過咸、過甜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2.冷凍、辛辣食品會刺激咽喉部,使咳嗽加重;酸食常斂痰,使痰不易咳出。因此咳嗽的患兒應忌食冷、酸、辣食物。
3.含油脂較多的食物容易滋生痰液,因此花生、瓜子、巧克力等食品應少吃。
腹瀉
腹瀉是幼兒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高發(fā)于夏季。對于腹瀉的患兒既要進行及時的藥物治療,同時相應的飲食調整尤為重要。
飲食原則:預防脫水,少量多餐
護理腹瀉的患兒應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預防脫水、暫停禁忌食物。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腹瀉停止后的半個月內,每天給寶寶加一餐,以彌補腹瀉期間損失的營養(yǎng)。
飲食要點:
1.飲用足夠的液體,預防脫水
幼兒發(fā)生腹瀉時首要的事情是給患兒飲用足夠的液體,預防脫水。小于兩周歲的幼兒每次腹瀉后可補充口服補液50~100毫升,每天的攝入量不少于 500毫升;兩周歲以上的寶寶則應盡量多飲,每天1000毫升甚至更多。如果未及到醫(yī)院取得處方口服液,父母也可在家中自制: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和1.75克食鹽。
2. 適當減少食量和喂食次數(shù)
由于腹瀉的患兒體內胃腸消化功能紊亂,因此飲食方面要適當減少食量和喂食次數(shù),以減輕胃腸壓力。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面片湯、米粥、胡蘿卜湯、蘋果泥等。
飲食禁忌
1. 不宜食用易導致脹氣的食物。
由于腹瀉時腸蠕動增強,腸內常有脹氣致使腹瀉加劇,所以例如牛奶、甜食、豆類物質及豆制品等易導致脹氣的食物不宜食用。
2. 盡量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
患腹瀉的病人腸道的腐敗作用很強,所以應盡量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如雞蛋、奶類及肉類食物等。
濕疹
嬰兒濕疹又名奶癬,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和嬰兒過敏性皮膚病,多發(fā)于兩歲以下的嬰幼兒。
飲食原則:減少攝入過敏食物
多數(shù)含蛋白質的食物可以引起嬰幼兒皮膚過敏而發(fā)生濕疹,如牛奶、雞蛋、魚、肉、蝦、螃蟹等。
篇6
文章編號:1003-1383(2006)03-0336-02
中圖分類號:R 767.11文獻標識碼:Bお
小兒急性喉炎是喉黏膜急性彌漫性炎癥,為小兒常見的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發(fā)生于1~3歲小兒。其特點是起病較急,病情進展快,短時間內可因喉頭水腫而引起喉梗阻,發(fā)生嚴重缺氧、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全身衰竭而死亡[1],救治工作必須爭分奪秒。我科從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共收治急性喉炎患兒4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及吸氣性喉鳴等臨床表現(xiàn),經過全科醫(yī)務人員的及時搶救,精心治療護理,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我科收治急性喉炎47例,最小年齡為6個月,最大年齡為6歲,平均年齡為1歲8個月;其中女性患兒12例,男性患兒35例,均符合急性喉炎診斷標準[2],其中41例起病前有發(fā)熱,咳嗽等誘因,Ⅰ度呼吸困難12例,Ⅱ度呼吸困難31例,Ⅲ度呼吸困難4例,除1例因呼吸窘迫綜合征出現(xiàn)呼吸心跳停止經用呼吸機搶救復蘇,患兒清醒8天拔氣管套管12小時后再次出現(xiàn)呼吸困難,家人選擇回當?shù)蒯t(yī)院繼續(xù)治療外,其余均治愈出院。
急救護理措施
1.迅速準確判斷病情患兒進入病房,接診護士應當立即觀察患兒有無鼻翼扇動、呼吸困難、發(fā)紺及吸氣性喉鳴,進行初步評估,同時記錄患兒生命體征,病情要點及時報告醫(yī)生,并迅速準備好吸氧、吸痰裝置。
2.急救處置方法①給氧:急性喉炎患兒常伴有喉頭水腫、呼吸困難。如患兒為輕中度呼吸困難可用鼻導管吸氧,吸入低流量氧氣,切記勿插入導管過深,預防導管與鼻腔黏膜接觸引起疼痛、鼻衄等;若患兒呼吸困難明顯,出現(xiàn)面色口唇發(fā)紺、精神煩躁、多功能參數(shù)監(jiān)護儀顯示SPO2有下降時即給予CPAP機吸氧甚至呼吸機輔助呼吸。本組有1例喉頭水腫并重度窒息患兒因出現(xiàn)呼吸窘迫綜合征突然呼吸、心跳驟停,立即給予心肺復蘇、氣管插管后接呼吸機輔助呼吸、根據(jù)病情和血氣分析及時調整呼吸機的各項參數(shù),并注意聽診兩肺呼吸音,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和瞳孔的變化,患兒心跳呼吸很快復蘇、意識轉清,呼吸窘迫逐漸改善,但因患兒痰多無法配合咳嗽排痰,于插管48小時后拔管改行氣管切開術,經加強呼吸道管理和抗炎支持治療,患兒病情逐漸好轉,能用筆寫字進行交流,但在第8天拔氣管套管12小時后,患兒再次出現(xiàn)明顯吸入性呼吸困難,經解痙、吸痰、吸氧、壓縮霧化等治療后病情稍微緩解,但家屬因經濟能力有限要求回當?shù)蒯t(yī)院繼續(xù)治療。②早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首選地塞米松,2~5 mg/次,病情危重且靜脈通道未建立者可先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建立靜脈通道后可大劑量反復多次靜脈滴入,同時可將藥液進行超聲霧化吸入(霧化液用生理鹽水20 ml+地塞米松5 mg+慶大霉素8萬u+糜蛋白酶4000 u),每天2~4次,每次15分鐘。由于激素有強大的抗炎作用,可收縮局部黏膜血管、減輕喉部的滲出、水腫。若患兒痰多黏稠難咳出,給患兒霧化吸入后協(xié)助患兒拍背排痰;若患兒出現(xiàn)喉痙攣,加重呼吸困難,可根據(jù)醫(yī)囑點滴氨茶堿注射液以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或使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霧化劑進行空氣壓縮霧化以解除呼吸道痙攣,并注意保持呼吸道暢通,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③鎮(zhèn)靜患兒:患兒呼吸困難往往會出現(xiàn)煩躁、哭鬧等,可加重缺氧。這時可選用適量的鎮(zhèn)靜藥物,如冬眠靈或異丙嗪,劑量為1 mg/(kg?次),可使患兒保持安靜,以減少氧氣的消耗,改善缺氧。另外家屬對患兒出現(xiàn)的呼吸困難會感到焦慮、恐懼,護士應和家屬多溝通,講解小兒喉炎的有關知識及用藥情況,使家屬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勸說患兒配合治療,同時囑家屬密切觀察患兒有無出現(xiàn)煩躁、面色口唇發(fā)紺、呼吸困難加重等,以便及時通知醫(yī)務人員。
3.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缺氧征改善狀況注意保持氧氣吸入暢通;注意觀察意識及精神狀態(tài)改變。本組部分患兒表現(xiàn)煩躁不安,呼吸極度困難,口唇發(fā)紺、出汗、三凹征明顯,顯示病情危重。給予持續(xù)使用心電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呼吸、心率、心律、血氧飽和度情況,準確記錄病情變化,及時發(fā)現(xiàn)患兒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發(fā)生情況,及時采取緊急救治措施。
4.支持治療及飲食護理小兒發(fā)生急性喉炎后,常常出現(xiàn)拒食,一方面是由于疾病影響患兒食欲,另一方面與進食時加重咽喉疼痛有關。因此飲食以流質為主,如果喉梗阻嚴重,暫時禁食,注意按醫(yī)囑給予維生素和營養(yǎng)物質等靜脈點滴,準確計算出入量,防止引起脫水以及電解質紊亂。
護理體會
由于小兒喉腔狹窄,黏膜后組織疏松等特點,導致急性喉炎和喉梗阻的病人發(fā)病急、變化快、病情重。因此醫(yī)護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在急救中爭分奪秒,迅速準確、細心沉著,并在較短時間內采取有效搶救措施;急救儀器設備要“五定”管理,保持完好備用狀態(tài);醫(yī)護人員要熟練掌握使用和管理儀器設備,密切配合救護;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特別注意重癥病人病情有無反復,嚴防錯失搶救時機。
參考文獻
[1]薛曉茹,戴永利,黃靜,等.急性喉炎患兒的護理急救統(tǒng)籌[J].護理學雜志,2003,18(5):349.
[2]王幕逖.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75-276.
篇7
麻疹是兒科常見的感染性疾病,隨著麻疹疫苗的廣泛使用,其發(fā)病率明顯降低,但是近年來發(fā)病率有升高的趨勢。我科2006年12月~2007年3月共收治麻疹患兒16例,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6例住院患兒中,男12例,女4例,均有合并癥,其中合并支氣管炎8例、肺炎6例、喉炎1例、腦炎1例。發(fā)病年齡5個月~6歲,平均3.6歲;發(fā)熱至出疹期3~7天,平均4天。入院后隔離治療,抗感染,抗病毒,維持體液平衡等綜合治療??人試乐卣呓o予鎮(zhèn)咳劑祛痰鎮(zhèn)咳。除1例轉院外,其余均治愈。住院3~7天,平均5天出院。
2 護理要點
2.1 隔離:患兒住院后行呼吸道隔離,其排泄物、分泌物、用過物件均進行消毒處理,房內保持適當?shù)臏囟群蜐穸?,保持空氣清新,但要避免直接吹風及強光刺激眼睛。
2.2 病情觀察:細致做好病情觀察記錄,為患兒的康復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2.2.1 麻疹合并肺炎的患兒,應注意觀察呼吸頻率,有無四肢變涼、唇指紫紺、面色蒼白等改變。
2.2.2 麻疹合并喉炎的患兒,應注意有無刺激性干咳、聲音嘶啞的改變情況;有無喉梗阻、缺氧、青紫、三凹征的發(fā)生。
2.2.3 麻疹合并腦炎的患兒應注意其主訴、腦膜刺激征的改變;注意觀察有無癱瘓及呼吸衰竭的發(fā)生?;謴推诘哪X炎患兒應注意觀察肢體有無強直性癱瘓、智力障礙、失明的發(fā)生。
2.3 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yǎng)的流質或半流質,少食多餐,多喂開水?;謴推诳蛇m當進食高蛋白的食物,以增加抵抗力。
2.4 皮膚黏膜、口腔的護理:部分患兒由于眼部分泌物多,而結痂,使眼不能睜開??捎蒙睇}水清洗眼,每天3~4次;鼻腔分泌物增多時,易結痂堵塞影響呼吸,可用棉簽蘸石蠟油清除結痂及分泌物,為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口腔炎,稍大的患兒可用生理鹽水漱口,嬰幼兒進行口腔護理,每天2次。
2.5 保持呼吸道通暢:經常給患兒更換臥位,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喉頭痰多時及時吸痰。如果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不易吸出,可用糜蛋白酶加生理鹽水霧化吸入。
2.6 高熱期的護理:麻疹患兒一般的發(fā)熱勿須作特殊處理。當疹子出透后,體溫可逐步恢復正常。當體溫超過39.5 ℃時,給予溫水浴,降溫的同時還起到了保持皮膚清潔、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效果。
2.7 健康教育:安慰患兒家屬不要過分恐懼,麻疹是可以治療的疾病,預后好,以解除其思想壓力。
3 護理體會
篇8
新縣人民醫(yī)院兒科,河南信陽 465550
[摘要]目的 觀察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萬托林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總結護理要點。方法 回顧分析該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86例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萬托林霧化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治療,總結兩組患兒的護理過程,觀察治療及護理后的臨床效果。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72.1%,觀察組總有效率88.4%,觀察組優(yōu)勢明顯,兩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配合心理護理在內的常規(guī)護理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萬托林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能有效的降低支氣管哮喘發(fā)作的頻率,有效率高,用藥安全、方便,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關鍵詞 ] 支氣管哮喘;小兒;布地奈德混懸液;萬托林;護理
[中圖分類號] R72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2(b)-0088-02
[作者簡介] 阮志華(1973-),女,河南新縣人,專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兒科護理。
兒科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其中就有小兒支氣管哮喘[1],這種慢性氣道炎性反應有多種細胞參與的,氣道高反應性很明顯,發(fā)作性的喘鳴氣促呼氣困難是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年齡以1~6歲為主,多數(shù)在3歲以內發(fā)病,嚴重影響小兒的健康成長。若哮喘發(fā)作嚴重,沒能及時的治療及護理,易造成急性呼吸衰竭。為總結學習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治療及護理,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萬托林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現(xiàn)選取該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86例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臨床資料來自于所收集的86例該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間收治的哮喘患兒,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2]。根據(jù)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兩組患兒均有呼吸困難、面色蒼白、鼻翼煽動等癥狀發(fā)作,可見明顯的三凹征,肺部聽診有明顯的布滿雙肺的哮鳴音;觀察組患兒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9個月~11歲不等,平均(2.7±0.5)歲,病程1~8個月,平均(3.1±1.1)個月,體重(13.1±2.1)kg,運動后哮喘發(fā)作者11例,呼吸系統(tǒng)感染者19例,有明確過敏史患兒10例,未明確病因及誘因者3例;對照組患兒中男21例,女22例,年齡9個月~10歲不等,平均(2.6±0.4)歲,病程1~12個月,平均(3.1±1.7)個月,體重(13.0±2.2)kg,運動后哮喘發(fā)作者10例,呼吸系統(tǒng)感染者21例,有明確過敏史患兒9例,未明確病因及誘因者3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比例、誘因、病程、體重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相關的輔助檢查及入組所需標準
對86例患兒進行常規(guī)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胸片、肺功等。參照中華兒科學會指定的小兒哮喘診斷標準,均符合以下情況:①哮喘的最常見臨床表現(xiàn)是咳嗽,病情反復難治,高發(fā)時間多在夜間和清晨,有規(guī)律性發(fā)病,通常發(fā)病時長在1個月以上;②支氣管激發(fā)實驗陽性,氣道呈現(xiàn)出高反應性;③應用支氣管舒張能有效緩解咳嗽、呼氣困難等臨床表現(xiàn)。如果在沒有合并肺部感染的情況下使用抗生素,則是無效的;④哮喘有家族遺傳史或者有過敏史者,變應原實驗的陽性者[3]。
1.3 治療手段
在給予兩組患兒常規(guī)的吸氧、祛痰、鎮(zhèn)靜、抗菌抗病毒等治療基礎上體現(xiàn)治療差異:對照組: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布地奈德混懸液(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090902,2 mL:0.5 mg)1 mg+生理鹽水3 mL[3],霧化吸入2次/d;觀察組: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萬托林霧化吸入治療,布地奈德混懸液(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090902,2 mL:0.5 mg)1 mg+萬托林(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10040,100 μg/撳)2 mg+生理鹽水3 mL[3],霧化吸入2次/d;連續(xù)治療7 d為1個療程。
1.4 護理
1.4.1一般護理 支氣管哮喘患兒床位安排盡量安靜、空氣流通性好的病房,室溫以16~22℃為宜,采用室內空氣濕潤器調整濕度為50%~60%[5],窗簾保證避光性,病房內禁放鮮花。
1.4.2 霧化吸入護理 針對小兒治療依從性差的特點,患兒采用霧化吸入時,在患兒監(jiān)護人協(xié)助下患兒取端坐位或半臥位,以利于霧化吸入時肺臟能充分擴張,增加有效吸氣量。霧化吸入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口含嘴,適合咳嗽癥狀輕,痰液相對多能隨時吐痰的患兒;二是面罩吸入,適用于頻繁咳嗽,年齡較大患兒。連接裝置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霧化吸入過程中要注意面色、呼吸等情況,若出現(xiàn)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口唇紫紺等異常及時通知責任醫(yī)生進行處理;霧化吸入完成后,對患兒拍背等協(xié)助其排痰。
1.4.3 吸氧護理 遵醫(yī)囑給予吸氧,根據(jù)患兒年齡及依從性選擇面罩或鼻導管吸氧,氧氣濃度40%,流量4~5 mL/min,并做好吸氧注意事項宣傳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吸氧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患兒的缺氧癥狀變化,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責任醫(yī)師,并協(xié)助處理。
1.4.4飲食護理 指導患兒的日常飲食,鼓勵患兒多飲水,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防止痰栓形成。1歲以內患兒鼓勵母乳喂養(yǎng),增強患兒抵抗力,輔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為主。
1.4.5心理護理 治療時,儀器的連接與操作會造成患兒的焦慮緊張情緒[6],焦慮及恐懼心理會加重臨床癥狀,針對這些情況,護理人員要安慰患兒保持樂觀,減輕心理負擔,講述成功案例,增強患兒及家屬戰(zhàn)勝疾患的勇氣。
1.5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7 d后,①顯效:氣促緩解,呼吸頻率低于40次/min,咳嗽消失,肺部哮鳴音及濕羅音消失;②有效:氣促緩解,肺部哮鳴音及濕羅音減少,咳嗽、喘憋明顯減輕;③無效:咳嗽、喘憋、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無明顯緩解甚至惡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7]。
1.6 統(tǒng)計方法
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組間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72.1%,觀察組總有效率88.4%,觀察組優(yōu)勢明顯,兩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哮喘被視為是一種臨床多發(fā)病常見病,是氣道慢性炎癥并伴有氣道高反應性(BHR)的一種疾病。直到現(xiàn)在還不明確該病的發(fā)病規(guī)律及病理反應。誘導小兒哮喘的發(fā)病因素有運動、呼吸道感染、神經和精神因素、服用的藥物、遺傳因素等[8]。
作為一種慢性病,針對哮喘病的誘發(fā)因素,哮喘平穩(wěn)期的患兒在日常生活與臨床護理過程中主要以有效合理的預防為主:①保持患兒所在的生活環(huán)境的衛(wèi)生,例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定期消毒;②過敏原應避免接觸,例如花粉、霉菌等,在花粉高峰時期盡量減少室外活動;③有哮喘患兒的家庭不宜養(yǎng)寵物,養(yǎng)的話也要和生活區(qū)隔開,保證孩子接觸不到;④建議讓患兒做適量的運動,雖然運動療法對臨床防治小兒哮喘有較大爭議,但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合適的運動可以放松身心,還能增強患兒的免疫力,有相關文獻[9]還提及通過游泳來有效控制哮喘發(fā)作。
減少并發(fā)癥、降低哮喘危害關鍵在于對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的患兒及時有效地治療及護理:①實施藥物治療。以上說到的布地奈德是一種具有較高的糖皮質醇受體結合力的藥物,有較強的抗炎作用,通過對腺體M受體的作用來減少氣道分泌物的排泄,還能減少肥大細胞源性炎性遞質的釋放,對減輕氣道炎性反應有利;作為β2受體激動藥,萬托林能選擇性激動支氣管平滑肌的β2受體,對支氣管擴張有較強的作用,使氣道纖毛運動增強,微血管滲出也能減少,調節(jié)嗜堿性細胞炎性反應介質的釋放以及肥大細胞,對抗炎和降低氣道高反應起到一定的作用。該次研究采用布地奈德聯(lián)合萬托林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總有效率88.4%,高于國內相關統(tǒng)計中小兒支氣管哮喘的平均治療有效率[10];除此之外,該次調查采用空白對照方法,將布地奈德聯(lián)合萬托林治療患兒與常規(guī)不添加兩種藥物的患兒作對比,治療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88.4%,72.1%,P<0.05),通過以上對比,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萬托林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療效值得肯定;②綜合性心-身護理療法。心-身療法是一種包括呼吸鍛煉、放松療法和心理輔導等的綜合性治療模式。在國外已經有研究人員在探索哮喘治療中情感因素的作用,而情感因素能夠通過自主神經系統(tǒng)觸發(fā)炎癥反應則是其理論基礎;③飲食方面的護理。小兒哮喘中的營養(yǎng)因素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其發(fā)揮的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飲食不均衡就會導致嬰兒體內抗氧化劑,進而使氣道發(fā)育不良,順應性也隨之降低;二是營養(yǎng)不良影響嬰兒的免疫系統(tǒng)以及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從而增加了過敏性發(fā)病率。
綜上所述,配合心理護理在內的常規(guī)護理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萬托林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能有效的降低支氣管哮喘發(fā)作的頻率,有效率高,用藥安全、方便,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
參考文獻]
[1] 司琴.小兒霧化吸入治療效果及護理[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0(33):367.
[2] 林春雨,黎崢榮,陳茂業(yè),等.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兒童哮喘發(fā)作的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3,11(5):499-500.
[3] 王偉文,朱瑛萍.萬托林與普米克高頻振動霧化聯(lián)合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41例[J].Am J Pathdol,2013,140(3):665-673.
[4] 彭東紅,黃英,陳坤華,等.霧化吸入布地病的療效[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4):304-306.
[5] 尹珊輝,王剛,李穎慶.霧化吸入萬托林與普米克令舒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19(10):833-834.
[6] 李紅.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萬托林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療效觀察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1(29):7096.
[7] 閆福玲,王彩霞.米克令舒聯(lián)合萬托林霧化吸入治療兒童支氣管哮喘38例觀察與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0,31(25):4424.
[8] 胡瓊燕,陳遠華,唐曉燕,等.中重度哮喘兒童霧化吸入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2014,7(1):25.
[9] 池穎靜.布地奈德,舒利迭續(xù)貫治療44例支氣管哮喘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 9(32):39-40.
篇9
貴州省遵義縣中醫(yī)院產兒科 貴州省遵義縣 563100
【摘 要】目的:探討小兒哮喘患者應用霧化吸入的治療療效和護理方法。方法:選擇哮喘患兒136 例,隨機平均分兩組,常規(guī)治療及一般護理作為對照組;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予特布他林加沙丁胺醇霧化吸入,同時給予心理護理及霧吸護理指導。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為94.12%;對照組有效率為73.53%。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霧化吸入對改善小兒哮喘癥狀、縮短療程療效顯著;應加強護理,提高療效。
關鍵詞 霧化吸入;小兒哮喘;護理;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數(shù)據(jù)顯示全世界哮喘患者達1.6 億,我國兒童哮喘患病率為1.97%。哮喘病情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和身心健康。霧化吸入療法因起效迅速、全身不良反應較輕、操作簡單,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被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列為哮喘首選的治療方法[1]。本文選擇我院2012 年1 月~ 2014 年10 月哮喘患兒68 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霧化吸入,對比觀察兩組療效,總結護理經驗。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小兒哮喘患兒136 例,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哮喘診斷標準[2]。隨機分為治療組68 例,男40例,女28 例,平均年齡(5.5±4.52) 歲,病情嚴重程度:輕度36 例,中度32 例;對照組68 例,男42 例,女26 例,平均年齡(5.7±4.67) 歲,病情嚴重程度:輕度38 例,中度30 例。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沙丁胺醇及特布他林霧化吸入,小于5 歲的患兒特布他林1.2-5.0mg+0.9%氯化鈉溶液2-3ml;大于5 歲劑量適當增加,2 次/d,7 天為1 療程。
1.3 療效判斷標準[3]
參照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組制定的標準:
(1)顯效:患兒呼吸平穩(wěn),癥狀完全消失,兩肺未有哮鳴音。
(2)有效:患兒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減輕,呼吸音粗,干濕啰音減少。
(3)無效:癥狀未改善甚至加重,哮鳴音沒有減輕。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所得數(shù)據(jù)用spss20.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哮喘是由各種炎性反應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炎性反應。對發(fā)作的哮喘患兒一般進行綜合治療,盡快縮短發(fā)作時間,緩解喘息癥狀是治療護理的關鍵。特布他林可直接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興奮氣管β- 受體,抑制內源性致痙物質的釋放及內源性介質引起的水腫,最終目的在于保持氣道的通暢。沙丁胺醇為腎上素β2- 受體激動劑,可舒張支氣管的平滑肌,使肺通氣功能改善[4]。聯(lián)合霧化吸入能迅速緩解喘憋癥狀,改善缺氧,且治療劑量下無任何不良反應。
在治療過程中強調心理護理及霧吸護理指導,讓患兒家長了解發(fā)病原因及治療護理方法,使其知道吸入療法是目前治療哮喘最好的方法,且對治療劑量無不良反應,取得雙方配合。 對呼吸無力的患者取側臥位,面罩緊貼面部,不能讓藥液或霧化液進入眼,讓患兒深呼吸,呼吸頻率不宜過快,應根據(jù)年齡和個性特點,給予個性化護理,保證霧化吸入達到療效。可采用玩具、逗笑等措施使患兒呼喊作語或在其入睡后進行治療,以順利完成治療。防止交叉感染,護士操作前后均應洗手,使用一次性材料施行霧化吸入,以防院內感染和交叉感染。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使用霧化吸入時注意觀察病情,如患兒出現(xiàn)喘憋,可采用間歇性霧化吸入,必要時予氧氣,如出現(xiàn)咳嗽劇烈,暫時停止吸入,待咳嗽緩解后再進行,有心力衰竭出現(xiàn),立即搶救。結束后用清水漱口,以防發(fā)生口咽念珠菌感染或上呼吸道不適等反應。
霧化吸入療法經濟、安全、療效確切,呼吸道局部藥物濃度高,已成為當今治療哮喘較為理想的給藥途徑[5]。我們通過近幾年臨床護理發(fā)現(xiàn)霧化吸入時,病室環(huán)境、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霧化液配置的選擇、保持呼吸道通暢、選擇、熟悉氧氣霧化吸入的步驟和護理要點及霧化后的處理,都影響霧化的治療效果。
本研究病例均經過護理指導能在短時間內臨床癥狀得到緩解或消失,且無不良反應發(fā)生,與對照組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以護士必須熟練掌握操作方法,正確指導,嚴密觀察是保證霧化吸入取得滿意臨床療效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沈曉明, 王衛(wèi)平. 兒科學(第七版)[M].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66-272.
[2]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組. 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 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52.
[3] 李小寒, 尚少梅. 基礎護理學( 第四版)[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2-13.
篇10
川崎病又稱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主要是以皮膚粘膜出疹、淋巴結腫大和多發(fā)性動脈炎為特點的急性發(fā)熱性疾病。絕大多數(shù)患兒年齡在2個月至5歲。男女比例1.3~1.5:1。本病呈一定的流行及地主性,臨床表現(xiàn)有發(fā)熱、皮疹等。一般認為可能是多種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轉錄病毒,或鏈球菌、丙酸桿菌感染。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川崎病患兒28例,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28例川崎病患兒中,男18例,女10例。6個月-3歲患兒20例,3-5歲患兒6例,6-7歲患兒2例.這28例患兒經過準確的診斷,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全部臨床治愈出院,治愈率達100。
1.1 診斷依據(jù):①.持續(xù)性發(fā)熱,5~11天或更久,體溫達39℃以上18例,體溫達38-39℃10例,抗生素治療無效。②雙側結膜充血,口唇潮紅,有皸裂或出血,見楊梅樣舌。手足呈硬性水腫,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現(xiàn)潮紅,10天后出現(xiàn)特征性趾端大片狀脫皮,出現(xiàn)于甲床皮膚交界處。癥狀典型者15例,不典型者13例。③急性非化膿性一過性頸淋巴結腫脹,以前頸部最為顯著,直徑約1.5cm以上,大多在單側處出現(xiàn),稍有壓痛,于發(fā)熱后3天內發(fā)生,數(shù)日后自愈。④發(fā)熱不久(約1~4日)即出現(xiàn)斑丘疹或多形紅斑樣皮疹,偶見痱疹樣皮疹,多見于軀干部,但無皰疹及結痂,約一周左右消退。⑤其它癥狀,心臟損害。10例患者查見有冠狀動脈瘤、心包積液、左室擴大及二尖瓣關閉不全。⑥X線胸片可見心影擴大。5例患者發(fā)生關節(jié)疼痛或腫脹、咳嗽、流涕、腹痛、輕度黃疸或無菌性腦脊髓膜炎的表現(xiàn)。⑦輔助檢查:急性期白細胞總數(shù)及粒細胞百分數(shù)增高,血沉明顯增快,第1小時可達100mm以上,IgG、IgA、IgA增高。
1.2治療方法:急性期治療:早期靜脈輸入丙種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在發(fā)病后10天之內用藥。用法為每日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400mg/kg,2~4小時輸入,連續(xù)4天;同時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連續(xù)4天,以后閏至5mg/kg?d,頓服。恢復期及隨后治療:抗凝治療恢復期用阿司匹林每日3~5mg/kg,1次服用,至血沉、血小板恢復正常,如無冠狀動脈異常,一般在發(fā)病后6~8周停藥。此后6個月、1年復查超聲心動圖。
2 討論
川崎病的護理要點為:
2.1 發(fā)熱護理 患兒體溫常達38~40 ℃以上,定時測體溫、密切觀察十分重要。若體溫超過39 ℃,予溫水擦浴、持續(xù)冰枕、冰敷或遵醫(yī)囑藥物降溫。保持病室內空氣流通新鮮,維持室溫20 ℃~22 ℃,濕度50%~60%。
2.2 飲食調整 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避免食用生硬、過熱、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必要時補充營養(yǎng)物質如脂肪乳、氨基酸。
2.3 皮膚黏膜護理口腔護理:所有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腔咽部黏膜充血,嚴重者口腔黏膜糜爛,唇皸裂,每日口腔護理2次~3次,動作輕柔;漱口液選用1%~2%碳酸氫鈉溶液、生理鹽水、3%硼酸溶液;鼓勵多飲水,保持口腔清潔濕潤,增加食欲,防止繼發(fā)感染;唇干裂者可涂消毒石蠟油??谇粷兺康飧视鸵韵字雇?。
2.4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兒有無心血管損害的癥狀,如面色、精神、心率、心音、心電圖改變等,做好搶救藥物和物品的準備。
2.5 藥物治療的觀察護理口服阿司匹林可引起藥物性潰瘍,可給予腸溶制劑且飯后服藥,亦可將其溶解于少量溫開水中飲服。觀察有無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大便的色量及性質;有無變態(tài)反應及中毒反應如哮喘、頭痛、眩暈、耳鳴等癥狀,反應嚴重者及時通知醫(yī)師處理。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護理:丙種球蛋白溶液為血液制品,易被污染。使用前認真檢查質量,開啟后立即使用,未用完要廢棄。輸注過程中,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嚴格控制液體滴速,一般在開始輸注的0.5 h內液速為5滴/min~10滴/min,0.5 h后液速為15滴/min~20滴/min,用輸液泵控制速度最好。大多數(shù)患者無不良反應,但仍需注意觀察,一旦出現(xiàn)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出汗等癥狀,可減慢輸液速度或暫停輸液;如癥狀加重出現(xiàn)呼吸急促、發(fā)紺、蕁麻疹等,立即停藥,給予輸氧、保暖,配合醫(yī)師予抗過敏治療。
2.6 防范潛在并發(fā)癥護理急性期患兒絕對臥床休息,每4 h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各1次。密切觀察患兒有無乏力、心悸、胸悶、頭暈、出汗或煩躁不安等癥狀,做好觀察記錄。年長兒訴說心前區(qū)疼痛并有恐懼感應懷疑心肌梗死的可能,如同時伴神志障礙、四肢濕冷、心率增快、血壓下降,則提示心源性休克,應立即通知醫(yī)生給予積極搶救。
2.7 心理護理 川崎病病程較長,可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家屬往往十分焦慮和恐懼。醫(yī)護人員應耐心向家長講解病情、疾病過程、治療效果及預后,同時給予心理支持。給患兒以開朗、友善、關切的言語。
2.8 健康教育 及時向家長交待病情,講解護理要點,使其積極配合。鼓勵年齡稍大的患兒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同時注意臥床休息。對所有發(fā)現(xiàn)冠狀動脈病變的患兒密切隨訪,每6個月做一次超聲心動圖檢查。多發(fā)或較大冠狀動脈瘤尚未閉塞者不宜參加體育活動。
參考文獻
[1] 王幕逖 ,兒科學[M]第五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