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辦新中國60年獻禮征文

時間:2022-09-28 08:08:00

導語:縣委辦新中國60年獻禮征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辦新中國60年獻禮征文

熒屏春秋

第一次看電視,27年前。

1981年11月16日晚,全中國人的眼睛聚焦日本東京,聚焦中國女排。那時我已是第三次高考落榜的復讀生,但還是隨一群同學從一中過河去縣水電局會議室,觀看中央電視臺現(xiàn)場直播第三屆世界杯女排賽中日冠亞軍爭奪戰(zhàn)。小小會議室內(nèi),上百雙眼睛盯著一個19英寸木匣中的彩色熒屏,時而歡欣雷動,時而鴉雀無聲。當解說員顫音高聲宣布:中國女排3:2戰(zhàn)勝日本女排,奪取第三屆世界杯女排賽冠軍時,全場掌聲雷鳴。雷鳴般的掌聲中,夾雜著喜極而泣的嗚咽。

第一次看電視,見證了中國女排姑娘的頑強拼搏精神,見證了中國藍、足、排三大球比賽取得的史詩性突破,第一次登上世界冠軍寶座的歷史時刻??坦倾懶?。

由于連年高考敗北,我錯過了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xù)劇《敵營十八年》,錯過了第一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錯過了改革開放初期所有重大歷史事件的電視見證。第二次看到電視,已是三年之后,那時我終于走進了一所中等專業(yè)學校。學生科每周六把電視機搬到學校禮堂播放電視,以活躍學生文化生活。

我擁有自己的第一臺電視機,是妻子的嫁妝。1988年10月,妻子家托關系耗2100多元巨資購買的一臺14英寸彩電。電視機隨妻子嫁進我家的第二天,我又花了一個月工資買來電視天線。天線樹了好幾個地方,電視機都接收不到信號,熒屏不是雪花飄飄,就是波濤滾滾。最后我爬上鎮(zhèn)政府會場的瓦背,把天線安裝在屋頂上,電視機才顯出些人影。但還是因顯像太寒磣,不久就忍痛賣掉了。

1993年,我從鄉(xiāng)里到縣委辦工作。辦公室領導交給我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每晚觀看央視《新聞聯(lián)播》,便于及時反饋基層對中央的重要決策、國際國內(nèi)重大事件的意見和反響。在我買第二臺電視機前,只要不出差,我每晚吃完晚飯,或騎自行車或走路,都要趕到辦公室看電視,一年多時間,風雨無阻。習慣成自然,一晃15年過去,《新聞聯(lián)播》成了我必看節(jié)目,20點鐘一響,妻子女兒馬上把遙控器遞給了我。

電視演繹世界風云,電視感知百姓冷暖。如今,電視機越賣越便宜、越賣越高檔,29英寸高清彩電每臺不上2000元,液晶電視也只要3、5幾千元;城里開始顯擺液晶寬屏,農(nóng)村也少見黑白電視了。電視頻道越來越多,有衛(wèi)星電視、有線電視;有中央臺、省市臺、縣鄉(xiāng)臺;有開路頻道、付費頻道、網(wǎng)絡電視頻道。電視節(jié)目越來越精彩,電視節(jié)目精品化,精品節(jié)目欄目化,欄目日趨個性化,2007年,我國僅電視劇產(chǎn)量達14670集,平均每天生產(chǎn)電視劇40集左右,位居世界第一。

熒屏小空間,人生大舞臺。熒屏不僅見證記錄著我個人我家庭的足跡,而且見證記錄了共和國建國60周年的巨大發(fā)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