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榮八恥征文:知恥,社會的風向標

時間:2022-09-27 11:35:00

導語:八榮八恥征文:知恥,社會的風向標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八榮八恥征文:知恥,社會的風向標

知恥,社會的風向標

康德說:“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jīng)常愈持久地加以思考,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始終新鮮不斷增長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钡赖铝夹陌殡S著人類生存的每一天。有學者指出,人類和動物的區(qū)別不僅僅是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還在于人類有著道德良心。

作為國家、民族更應(yīng)發(fā)揮道德的規(guī)范和教化作用。

榮辱觀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道德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進行道德約束和道德評判的重要手段和標準?!盁o羞惡之心,非人也?!薄安恢獦s辱乃不能成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薄皩幙筛F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jié)”、“寧可毀人,不可毀譽”、“人不可以無恥”、“人唯知所貴,然后知所恥”等知榮明恥的道德格言,在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和道德素質(zhì),維護社會道德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2006年3月4日,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與時代精神的精辟概括,明確提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形勢下應(yīng)該倡導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為普通社會公民提供了一個容易識別的具體標準。

知榮明恥,既是維護道德的防線,也是一種精神動力和民族凝聚力。歐陽修認為,廉恥是“立人之大節(jié)”。龔自珍說:“士皆知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标愐≌f:“士大夫無恥,是為國恥”。新中國成立不久,指出“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永遠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么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p>

不僅如此,民族恥辱感還往往是一個民族走向強盛基本動力之一。歷史上的無數(shù)志士仁人能夠在國難當頭時以身報國,就是具有強烈的民族恥辱感的表現(xiàn)。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岳飛“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等等。這就是孔子講的“知恥近乎勇”。

知恥之心,需要通過各種社會活動尤其是教育(-)來培育和不斷強化,學校必須將知榮明恥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我國歷來十分重視知恥教育(-)?!抖Y記?學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就是說教育(-)對國家來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古人認為,“恥者,治教之大端?!薄敖倘?,使人必先知恥;無恥,則無所不為。既知恥,又須養(yǎng)護其知恥之心,督責之使有所畏,榮耀之使有所慕。督責榮耀,皆非所以為教也?!边@是說,教人知恥,并養(yǎng)護其知恥之心,獎懲并用是最佳的教育(-)方法。

3月13日,教育(-)部部長周濟提出“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入教材、引入課堂、引入學生頭腦,在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主渠道教育(-)中突顯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這既是對學校教育(-)的工作要求,也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需要,更是學校教育(-)的使命。鄧小平在1989年春就講過,最大的失誤是教育(-),主要指的就是對青少年思想教育(-)方面的失誤,而忽視對青少年的榮辱廉恥教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不僅要進入學校教育(-),更要形成強大的社會教育(-)合力?!敖獭保凇墩f文解字》上被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鬃釉?jīng)多次強調(diào):“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墩撜Z》有“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的說法,意在強調(diào)領(lǐng)導者的德行對社會風氣的影響。實踐證明,“上行則下效”;“上有克讓之風,下有不爭之俗”,“上清而無欲,則下正而民樸”,“上重義則義克利,上重利則利克義”,“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風俗必敗。”可見,只有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共同構(gòu)成的完整體系,才能促成健康向上、知榮明恥社會風氣的形成。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需要社會多方面、多部門的共同關(guān)注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