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信息資源建設與利用的障礙分析報告

時間:2022-10-16 09:40:00

導語:網絡信息資源建設與利用的障礙分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信息資源建設與利用的障礙分析報告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檔案館信息資源建設提供了新的理念,使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資源網絡化的大潮中,我們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應該意識到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型檔案館在網絡信息資源建設與利用方面還存在著不少障礙。

1、網絡信息資源建設中的障礙

檔案館網絡信息資源建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電子檔案的收藏;二是轉化館藏原始的紙質及其它載體的檔案為網絡資源。三是開發(fā)網上資源為我所用,建立虛擬館藏的不同形式實現網絡資源導航,推薦站點和相關鏈接。我們在此主要討論后兩者在建設過程中常會遇到的障礙

1.1經費匱乏經費匱乏是制約檔案館進行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館要想建設網絡信息資源,首先必須實現檔案館內部工作的自動化,然后才能談的上組建局域網、加入互聯網,不僅要考慮到目前不斷產生的電子檔案所需的費用、還要對原有館藏進行數字化轉換所需的費用,我國館藏信息資源建設的經費主要由國家財政或上級部門撥給,原本在滿足原有館藏建設方面尚成問題,現還要兼顧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fā),經費之匱乏可想而知。

1.2技術力量缺乏無論是自建高質量的館藏檔案的數據庫,還是從浩如煙海的國內外信息資源中選出最有價值的信息組建虛擬館藏,都需要有高素質的館員。他們除應有傳統的檔案加工、整理方面的知識外,還要對某個學術領域的相關信息源有豐富的使用經驗和了解,能夠隨時監(jiān)測相關信息資源的信息更新情況。而目前的實際情況卻是具有相關知識技能的高素質人員由于種種原因轉行、跳槽的多,檔案館中有能力從事系統開發(fā)與維護、采集組織網絡信息資源的工作人員明顯欠缺。

1.3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是各檔案館在進行網絡信息資源過程上不容回避的一個重要問題、開發(fā)哪些資源,怎樣開發(fā)才能夠既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需求,又不會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而且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也許正是由于知識產權問題的困擾。在檔案館自建的數據庫中大多為庫存檔案目錄型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只是一些公開的文件。

2、影響網絡信息利用制因素

盡管網絡信息資源具有許多傳統檔案信息資源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在檔案館中利用傳統檔案的用戶是主流。因為傳統檔案在證據上的原始性,不可更改性及憑證作用比電子檔案更具有法律效應。這一方面說明了傳統檔案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也說明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要受種種因素的制約。

2.1基礎設施的限制。隨著館藏檔案的不斷增加,現有的基礎設施已不能滿足所保存檔案的現代化管理需要。而網絡信息資源的最直接形式在于它是數字化信息,需借助計算機和暢通的網絡線路方可使用,但信息基礎設施總體來說還比較落后,家庭計算機為數不多,多媒體電子閱覽室內檢索檔案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即使在自動化管理占優(yōu)勢的的一些大型檔案館,可供廣大用戶自由使用的計算機數量仍然很有限。

2.2網絡速度慢,利用成本高。我國家庭計算機大多通過電話線連接方式上網,網絡速度極慢,無論你是否查詢到你所需資料都要交納昂貴的的上網費和電話費(我國的通訊費比發(fā)達國家高出數倍)。此外,由于受到保密性和知識產權的限制要想瀏覽全文幾乎是不可能的,網上免費數據庫僅限于檔案目錄,。這些費用對收入普遍不高的我國大多網絡信息用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它直接影響到我國用戶對網絡信息資源的使用。

2.3用戶自身因素影響自身因素影響問題可歸結為:一是認識問題,二是能力問題。許多用戶對計算機網絡的認識存在誤區(qū),他們只認識到了它的快速的通訊功能,而忽略了其獲取知識的功能。比如,有關部門在1996年對12個檔案館電子閱覽室的抽樣調查發(fā)現,利用網絡傳輸文本和收發(fā)電子郵件的占86%,而通過網絡進行信息查詢或檢索的只占很小的比例。當然,這還可能與用戶的網絡利用能力有關。因為通過網絡檢索不僅需要具備計算機知識和網絡知識,還需要熟悉種種檢索軟件的使用方法。此外,我國各數據庫生產廠商各自為政,用戶界面不統一,用戶第利用一種數據庫都需要下載安裝與其配套的瀏覽器,操作手續(xù)繁瑣,這為本來就不熟悉網絡檢索的用戶增加了不少負擔。

2.4可望而不可及從理論上說,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完全消除了時空的限制,但要想真的足不出戶就得到相關的檔案或資料也不是容易的。一是因為網上的檔案資料幾乎是沒有的,只是一個目錄庫,用戶即使查到自己感興趣的目錄線索,受一些條件的限制也很難看到,到本地檔案館也許還能查到自己想要東西,要是在外地的檔案館的檔案就更不便利用了。二是用戶想查閱一些資料也很不方便。國外檔案館通常會給用戶多種選擇,如何復至磁盤中、發(fā)送電子郵件、自定義文件類型等等,國內的檔案館一般只提供打印輸出功能。

2.5閱讀習慣的影響盡管網絡信息資源的類型豐富,但就科研工作利用情況來看還是以文本形式為主,況且傳統的紙質檔案更適合人們的閱讀習慣。

3、網絡建設與利用相結合,以建促用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有的障礙通過努力可以克服,而有的只能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網絡信息資源的建設沒有固定的模式和進程,各檔案館需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以滿足用戶信息需求為目標,將信息資源的建設與利用緊密結合起來,搞好網絡信息資源的建設,并以此激發(fā)用戶的信息需求,提高用戶對信息的利用。具體說來包括:

3.1協調比例,全局規(guī)劃。網絡信息資源與傳統信息資源共同構成了檔案館的檔案信息資源,它們是檔案館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基礎,二者互相依賴,互為補充,缺一不可。傳統的信息資源是提供網上資源的有力保障。在檔案館檔案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應當合理配置,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對于一些平時很多用戶使用且使用頻繁的檔案資料,可以多復印幾份,對于目錄、索引等檢索工具,可優(yōu)先收集電子型,因為,此類數據庫涵蓋面大、檔案檢索線索完整、檢索速度快。

3.2需求牽引,突出特色。在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過程中,一旦脫離用戶的信息需求,無論多完整的數據庫教會受到用戶的冷落。具體操作起來,應該依據用戶的需求,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注重征求反饋意見,從而決定將哪些檔案資料應該掃描上網、哪些方面的網絡信息應該加強組織,以及不斷擴大檔案收集的種類和面。切忌閉門造車。此外,所建的數據庫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切忌“大而全、小而全”,避免重復建設而浪費大量人力、財力、力求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優(yōu)勢和實現資源共享。

3.3量力而行,分步實施。進行網絡信息資源建設,各檔案館一定要從自身的實際能力出發(fā),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技術開發(fā)能力、網絡條件、資源與服務的基礎等各方面的實際情況,考察借鑒兄弟館的經驗教訓,制定好自己的戰(zhàn)略部署,避免走彎路和重復建設。開始時,攤子不要鋪得太大,要突出重點,秩序漸進、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分步實施,講求實效。不宜過分求全求高和一步到位。盡管數字化、網絡化是信息資源發(fā)展的總趨勢,但我們必須強調的是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在滿足用戶信息需求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實力,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而不能急于求成,和奢望一蹴而就。

3.4妥善處理知識產權。網絡信息資源建設中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主要集中在信息資源的開發(fā)過程中和已建數據庫的利用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上。前者是如何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獲得法定許可;后者是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為使用者設立合理的法定許可范圍。要熟悉了解國家有關的法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開發(fā)網絡信息資源。在向用戶提供服務時,要對不同的使用者,規(guī)定不同的使用范圍,作出有區(qū)別的授權使用規(guī)定。

3.5培養(yǎng)人才,提高素質。信息采集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信息資源的建設質量,要搞好信息資源的建設,特別是網絡信息資源的建設,信息采集人員必須對網絡環(huán)境下檢索工具、信息資源的分布、質量、使用捷徑提供信息服務的全面了解,并具備純熟的專業(yè)知識和綜合能力。檔案館要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培養(yǎng)人才、建設隊伍、提高人的素質放在第一位。

3.6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用戶培訓。用戶的信息意識與獲取信息的能力直接影響到信息資源的利用狀況。檔案館應該開展多種形式的用戶教育與培訓,激發(fā)查閱檔案信息的需求,提高用戶獲取信息的能力。例如,開設檔案資料檢索課,對在廣大用戶進行檔案信息利用教育,激發(fā)其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強烈意識,掌握各種檢索技能;定期舉辦討論,向用戶介紹檔案館引進的各種先進設備及技術,網絡信息資源及其檢索方法,電子閱覽室應派專人為用戶進行現場指導、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