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執(zhí)政為民經驗交流

時間:2022-01-30 10:01:00

導語:紀委執(zhí)政為民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紀委執(zhí)政為民經驗交流

近年來,縣紀委監(jiān)察局認真履行紀檢監(jiān)察“四項職能”,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和反腐倡廉建設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切實把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貫穿到反腐倡廉建設全過程,有力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一、履行教育職能,把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落實到反腐倡廉教育之中

一是開展黨政紀理論教育,提高干部履職能力。收集黨的基本理論知識、《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廉政準則》等相關法規(guī)及有關違紀違法案例,編印《縣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教育學習資料》2000多冊,分發(fā)給全縣領導班子成員及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與縣電視臺聯合開辦《反腐倡廉縱橫》專欄,在政府網站開通《紀檢監(jiān)察網》,分專題宣講基本理論、黨政紀知識。同時,采取邀請專家學者作輔導報告、開設“水鏡大講堂”、“局長講座”等形式,增強學習實效。在全縣舉辦《廉政準則》輔導報告會,邀請市紀委、市檢察院領導為全縣500多名黨員干部作了《廉政準則》及預防職務犯罪輔導報告會。創(chuàng)新推行任前必考、平時抽考、定期統考的黨政干部“三考制度”,凡新提拔領導干部任前必須經過理論素質和黨政紀知識考試;不定期隨機通知機關干部到指定地點考試;半年進行一次集中統考,將考試成績在全縣通報并記入干部檔案,作為縣委任用干部的參考。近兩年來,全縣共邀請專家講學26場次,考學65場次。二是開展典型示范教育,提高為民服務意識。按照“一個行業(yè)推一個典型,一個單位樹一個標桿”的標準,在全縣廣泛掀起樹先進典型、學先進典型、爭做先進典型活動,用正面典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注重培養(yǎng)、挖掘和學習身邊先進典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先后總結推廣縣紀委糾風室主任先新平身患癌癥仍頑強拼搏、恪盡職守、忘我工作的先進事跡,在全縣紀檢監(jiān)察系統開展“學習先進典型,做群眾貼心人”學習教育活動??偨Y縣民政局光榮院服務部長王銀梅等6名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基層黨員先進典型,在全縣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用他們的先進事跡教育、影響和帶動黨員干部廉潔從政。三是開展反面警示教育,提高干部自律意識。通過觀看反面警示教育片,召開違紀案件公開處理大會,到警示教育基地親身體驗,提高廣大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自覺性,增強拒腐防變能力。2009年,嚴肅查處了縣建設局局長馮某某、縣建設局規(guī)劃處處長李某某等重大違紀違法案件,縣紀委適時抓住這些典型案例,在縣建設系統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引導黨員干部吸取教訓,引以為戒。組織縣“四大家”領導,各鎮(zhèn)(區(qū))黨委書記、縣直部辦委局黨政“一把手”共100多人到襄南監(jiān)獄聽取服刊人員現身說法,開展警示教育,促使各級黨員干部警鐘長鳴,廉潔自律。近兩年來,該縣先后有20多個單位組織500多名黨員干部到襄南監(jiān)獄等警示教育基地開展警示教育。

二、覆行監(jiān)督職能,把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落實到維護和保障民生之中

一是加強監(jiān)督檢查,保證民生政策落實。緊緊圍繞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和各項民生政策的貫徹落實開展監(jiān)督檢查,注重解決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建立健全民生政策落實維護機制。強化對社保基金、移民資金、住房公積金和扶貧救災專項資金的監(jiān)督檢查,確保資金安全,惠及群眾。針對該縣個別單位財務人員監(jiān)守自盜的問題,保證財政資金安全運行,在全縣開展財務大檢查,對各鎮(zhèn)(區(qū))、縣直各單位2009年至2010年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其他資金和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清理檢查,認真查找單位在資金管理和財務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嚴格的財務內控制度和財務監(jiān)管制度;強化對醫(yī)藥購銷和醫(y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的監(jiān)督檢查,有效遏制醫(yī)藥購銷和醫(y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全縣醫(yī)療機構集中招標采購藥品金額3777萬元,節(jié)約資金395萬元,藥品降價品種數量50個,降價金額101萬元,真正做到了讓利于民;強化對中央、省、市擴大內需保增長系列政策措施執(zhí)行情況的監(jiān)督檢查,確保政令暢通。先后對全縣83個擴內需項目特別是15個50萬元以上的工程建設項目進行2次拉網式檢查,對6個重點項目進行9次督辦檢查,縣紀委監(jiān)察局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包保2-3個重點項目,從項目立項、招投標,到工程竣工驗收、資金撥付等實施全過程監(jiān)督,確保了中央投資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強化對涉農惠農資金管理使用監(jiān)督檢查,確保涉農專項資金按規(guī)定使用到位。對全縣11個鎮(zhèn)(區(qū))、57個村、119個組的強農惠農補貼政策落實情況及涉農專項資金管理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確保了我縣23項強農惠農資金合計2.5億余元全部按政策、按進度落實到位。二是加強干部監(jiān)督,切實改進機關作風。把改進干部作風作為落實民生政策、改善民生問題的重要舉措,促使各級領導干部樹立優(yōu)良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排民憂,解民難。先后在全縣開展“三治三促”(治梗促暢、治惰促勤、治散促嚴)效能建設、“群眾評科長”和紀律作風整頓活動。對3個鎮(zhèn)、104個縣直部門機關紀律制度執(zhí)行情況進行突擊檢查,對會風會紀進行專項檢查,加強公務用車編制使用管理,對公車私用進行夜間巡查。督導4個影響發(fā)展環(huán)境的部門進行整改,督促在紀律作風專項檢查中暴露問題的21個單位落實整改,對30名黨員干部進行批評教育。2011年,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三查三治”紀律作風整頓活動,查思想,治庸提能力;查作風,治懶增效率;查紀律,治散正風氣,認真解決黨員干部在“庸、懶、散”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黨性意識,樹立良好形象。同時,在全縣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讓群眾直接監(jiān)督部門履行職能、行使權力。先后對與群眾關系密切的56個行政事業(yè)單位、29個具有涉企行政許可及服務職能的83個二級單位(科室)、213個基層站所(服務中心)開展政風行風評議活動,共收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150余條,解決各類問題92個,整改政風行風問題143個。被評部門針對行業(yè)特點和自身存在的問題,健全完善各類規(guī)章制度296項1769條。三是整合監(jiān)督資源,強化監(jiān)督職能。為更好地強化紀檢監(jiān)察監(jiān)督職能,在保留鎮(zhèn)紀檢監(jiān)察機構的基礎上,按照“職能相近、業(yè)務相關、方便工作”的原則,推行紀檢監(jiān)察派出機構改革,將縣直68個地方管理單位和24個垂直管理單位相對歸口,分別由4個派出紀工委(監(jiān)察分局)管轄和聯系。對縣財政局、縣發(fā)展和改革局、縣城鄉(xiāng)建設局、縣交通運輸局等11個職能強、項目多、資金多的單位實行重點監(jiān)管,通過履行紀檢、監(jiān)察、巡視等職能,切實加強對管轄單位領導班子議事決策、廉潔自律等方面的監(jiān)督。為切實加強對村級財務、惠農政策落實及農村黨員干部進行監(jiān)督,促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在全縣11個鎮(zhèn)(區(qū))281個村(社區(qū))建立紀檢監(jiān)督小組、糾風工作組,配備紀檢小組成員800多人,選聘糾風監(jiān)督聯絡員562名,構建全覆蓋式監(jiān)督組織體系。為更好地發(fā)揮村級紀檢小組監(jiān)督作用,制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級紀檢組織建設,切實發(fā)揮紀檢小組職能作用的通知》,9名縣紀委監(jiān)察局班子成員分鎮(zhèn)(區(qū))對281名村書記和843名村級紀檢小組成員進行專題培訓,進一步明確了村級紀檢小組的工作職責和權利。

三、履行保護職能,把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落實到維護人民群眾權益之中

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維護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切實加強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提高集體資源管理和使用效率,保護集體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全縣全面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委托服務工作,將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全部納入各鎮(zhèn)(區(qū))農村“三資”委托服務中心管理。全縣11個“三資”委托服務中心共代管281個“三資”行政村債權1.53億元,債務1.85億元,代管經營性資源1.67億元,代管資產1.33億元,拍賣集體資產、資源標的額141萬元,增加村集體收入75萬元。另一方面,立足保護干部,維護黨員干部合法權利。在嚴肅查辦違法違紀案件的同時,善于運用黨的紀律和政策,旗幟鮮明地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黨員干部主持公道、伸張正義,充分保障他們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對大膽改革、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的黨員干部給予保護,為他們撐腰壯膽;對受到誣告諂害、打擊報復的黨員干部及時為他們澄清事實,消除影響,使他們放下包袱,大膽工作;對在改革探索過程中因經驗不足稍有失誤、輕微違紀的黨員干部,本著教育保護的態(tài)度給予挽救。通過履行保護職能,真正做到支持改革者,保護實干者,寬容失誤者,追究誣告者。去年,對6名信訪舉報查否的黨員干部及時予以澄清,鼓勵他們放下包袱,輕裝前進,更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四、履行懲處職能,把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落實到查處損害群眾利益案件之中

一是嚴肅查處違紀案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查辦違法違紀案件是維護群眾利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堅持將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將維護社會穩(wěn)定大局作為工作的著力點,對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特別是干部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的案件,以及置群眾利益于不顧造成嚴重后果的違法違紀案件,發(fā)現一起,嚴查一起,做到有案必查、違紀必糾、處罰必嚴,決不姑息。2011年上半年,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101件次,比上年同期增31%;立案31件,比上年同期增182%;給予黨政紀處分16件16人,比上年同期增161%,有力地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把查處鄉(xiāng)鎮(zhèn)、村組黨員干部在財務管理、集體資金使用、集體土地承包等過程中暗箱操作、以權謀私,貪污、侵占、揮霍浪費集體資財的涉農違法違紀案件作為重點,共查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違法違紀案件18件18人,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18人,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2人。二是暢通信訪渠道,解決群眾信訪問題。在公布信訪電話、設置舉報箱、實行紀委常委接待日制度等信訪舉報渠道的基礎上,大力推行“陽光信訪”,開設網上舉報,開通縣委書記、縣長、紀委書記、組織部長、檢察長5條“熱線電話”,并通過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向全社會公布。建立以紀檢監(jiān)察、信訪、綜治、司法民調等部門參與的縣、鎮(zhèn)(區(qū))、村、組、“三聯中心戶”五級聯動信訪組織網絡,形成了上下貫通,左右協調、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信訪排查網絡??h紀委從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信訪問題入手,實行信訪辦事公開、重大信訪領導包案、信訪分級負責制、跟蹤督辦制、信訪問責制等信訪工作制度,加大解決信訪問題工作力度,積極調查處理各類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對涉及民生問題的違法違紀案件反應迅捷,立查快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09年5月28日,連日暴雨突襲三道河山庫,造成大量泥沙淤積在取水口附近,導致縣城區(qū)自來水出現嚴重渾濁問題,引起居民強烈不滿,事情發(fā)生后,及時采取有力措施,認真開展調查,對違紀、政紀和失職瀆職的單位和個人,實行了嚴格的責任追究,使自來水渾濁問題得到了及時妥善處理,確保了縣城10萬居民的飲水安全,維護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三是發(fā)揮辦案綜合效應,擴大辦案社會效果。通過查處重大案件,深入查找違紀違法原因,分析思想蛻變軌跡,召開警示教育大會、民主生活會、案件通報會等形式,加強對黨員干部的警示教育,達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批”的作用。同時,完善和規(guī)范依紀依法辦案流程,加強對查辦案件全過程的監(jiān)督管理,嚴格落實案件主辦人負責制,堅持實行“一案雙報告”,認真分析案發(fā)原因,督促發(fā)案單位建章立制,建立有效預防腐敗的長效機制。近兩年來,共向發(fā)案單位發(fā)出整改建議32條,下發(fā)整改通知書17件(次),幫助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117項,達到了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