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構建社會和諧

時間:2022-07-14 03:53:00

導語:淺談構建社會和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構建社會和諧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那么在生活中我們究竟該怎樣構建和諧社會呢?結合社區(qū)工作,我們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妥之處望批評指正。

一、家庭和諧是構建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

家庭和諧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首先營造和睦家庭,從而促進社會和諧。

1、夫妻之間感情融洽,做到彼此信任、互相尊重、經常溝通、注重學習、講究修養(yǎng),用高昂的政治熱情和和諧氛圍充滿家庭每個角落。

2、家庭成員要遵紀守法、團結協作,發(fā)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敢于抵制各種不正之風,為社會和諧營造良好政治環(huán)境。

3、充分體現民主作風,反對一言堂、家長制,遇事共同協商,取得共識。

4、認真教育子女,使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在工作生活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會人,從而為構建社會和諧打下良好基礎。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只有首先保證家庭和睦才能夠做到人人思想統一、社會步調一致,才能夠興家興國。綜上所述,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家庭和睦在構建社會和諧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在當前形勢下一定要強調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抓好家庭和睦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要深入調研,樹立好的家庭典型,用這些和諧家庭的家庭美德、和諧之風、動人事跡去影響和帶動左鄰右舍,帶動社區(qū)居民,讓所有家家戶戶都為社會和諧這個高樓大廈增添磚瓦。

二、以人為本是構建社會和諧的重要前提

以人為本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大本質,我們要從唯民、親民、愛民入手,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1、唯民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唯民最基本的是心里裝著群眾、事事想著群眾、處處為著群眾,也就是萬事民為先。黨的領導干部只有具備了唯民思維,才能真心實意地接近群眾、設身處地的想著群眾、扎扎實實地為著群眾,才能受到人民的真心擁護和愛戴。以人為本的最終體現就是人民群眾每個人時刻都能體會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這既是以人為本的具體表現,也是建設小康社會的力量源泉。

2、親民是社會和諧的關鍵。親民就是要親近群眾,把群眾當成自己的家人來對待,傾注全部力量來幫助群眾,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系。親民問題實際是一個工作作風問題,如果我們的領導干部不是凌駕于人民群眾之上,就是拒群眾于千里之外,他怎么能夠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呢?怎么能夠做到解民情、知民意,謀民利、得民心呢?因此我們的領導干部必須大力倡導親民思想,讓群眾時刻感到親切、溫暖、和諧。

3、愛民是社會和諧的動力。愛民就是要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的感情,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倘若僅僅把愛民掛在嘴上、寫在紙上而不去真正關心群眾,那就成了虛招子、假套子,我們的干部也就成了言行不一、欺騙群眾的騙子。因此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深懷愛民之心,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構建社會和諧產生巨大的動力。

三、安定團結是構建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

安定團結事關重大,它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關系著小康社會的進程與鞏固,是構建社會和諧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社會穩(wěn)定有利于維護社會和諧。首先要強化人們的法制觀念,用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人們的所作所為,對于我們的社會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每個人要做到心中有數,堅決抵制和糾正社會不正之風,凈化社會環(huán)境;其次國家和人民要依法防范和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再次要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jiān)督,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2、團結是社會和諧的有效途徑。我們所說的團結不是單純的思想一致、步伐協調、行動統一,而是民心凝聚。團結一要從政治上團結,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按照黨的方針政策辦事,全神貫注搞好四個現代化建設;二要在工作中團結,互相幫助、彼此促進,比學趕幫超,取長補短,經驗共同學、問題大家糾、成績大家創(chuàng)、英模共同爭。不論政治上團結,還是工作中團結或是其它方面的團結,均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

總之,安定團結是人民群眾的共同心愿,是改革開放發(fā)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構建社會和諧的重要保證。

四、反腐倡廉是構建社會和諧的重中之重

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同種種消極腐敗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反腐倡廉是關系人心向背的關鍵問題、是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也是關系構建社會和諧成功與否的關鍵問題。

1、防腐倡廉為社會和諧提供力量。在構建社會和諧中,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通過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不斷強化自身修養(yǎng),為社會和諧的構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我們的干部要從我做起、搞好自我約束,在反腐倡廉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不忘入黨誓詞,不忘黨章對黨員的要求,不忘黨紀國法,不忘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宗旨,真正體現出來黨員的先進性和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做和諧的帶頭人。

2、反腐倡廉為社會和諧筑路搭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少數黨員干部缺乏勤儉持家、艱苦奮斗的精神,好逸惡勞,游手好閑,意志減退,不求進取、奢侈腐化,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甚至有的干部利用手中職權,權錢交易,權色交易,以權謀私。這些現象都在人民群眾中造成極壞影響,給社會帶來不和諧音符。只有堅決治理奢侈腐化,,構建社會和諧筑好路、搭好橋,方才能讓和諧之歌響遍祖國大地。

3、懲治腐敗為社會和諧鏟除路障。近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懲治腐敗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貪官污吏紛紛落馬,大案要案屢屢曝光。但還是有極少數人,政治上不光明正大,說假話辦假事,欺上瞞下、生活腐化、道德敗壞,背離了黨和人民。他們工作不思進取,違的紀律,觸犯國家刑法,逐步走上犯罪道路。他們的所作所為引起人民群眾的極大憤慨,給社會和諧蒙上了陰影,設置了障礙,埋下了不安定因素,故此我們必須要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我們一要搞好廉潔自律,領導干部做到兩袖清風,為官一任清為首;二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徹底消除腐敗現象;三要認真查處腐敗現象,對腐敗分子決不手軟,依法嚴懲、決不姑息;四要做好監(jiān)督檢查工作,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這樣做才能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清除障礙,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總之和諧社會不是靠嘴說出來的,更不可能從天而降,而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勤奮工作、不懈努力一天一天建設起來的。我們要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開創(chuàng)“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只有這樣真正的社會和諧才能夠離我們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