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畫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5 00:20: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漆畫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漆畫

漆畫藝術工藝性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漆畫具有繪畫性和工藝性的雙重屬性。文章從論述漆畫創(chuàng)作中的工藝性與繪畫性的各自特點及其關系,指出繪畫性是漆畫創(chuàng)作的靈魂,對我們繼承傳統并發(fā)展當代的漆畫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漆畫工藝性繪畫性

漆畫是以天然生漆為主要媒介而進行的繪畫創(chuàng)作。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傳統,是從漆器裝飾藝術中衍生并獨立出來的新畫種。中國漆畫的獨立崛起于20世紀60年代。

目前在漆畫創(chuàng)作上有幾種不良現象:一是只重視傳統,忽略設計,只追求傳統技法上的考究;二是只重視設計而忽略藝術語言,把藝術語言簡單化,模仿其他畫種,使漆畫獨特的藝術魅力喪失;三是忽視了漆畫特性與材質制作的結合性,只不過在油畫、國畫上罩一層漆,這些對漆畫的發(fā)展極為不利。當代中國漆畫如何找到自身的位置,更好地發(fā)揮漆畫藝術語言的特點,需要抓住兩個要點——工藝性和繪畫性。下面詳細闡述漆畫藝術中的工藝性與繪畫性。

一、工藝性——漆畫是以漆為主要媒介而進行的繪畫創(chuàng)作

中國漆畫從一開始便與材料、技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漆畫的語言特征,離不開“漆”的特性,它是構成漆畫語言的物質基礎,漆畫正是通過“漆”這一媒材而進行的繪畫藝術。

查看全文

漆畫藝術語言特征論析

摘要:漆畫作為當代繪畫的一種,“漆”和“畫”是它的根本屬性,這一屬性決定了漆畫藝術語言的特殊形式。既有傳統材料之美,又有傳統工藝之美,同時作為繪畫性語言自由表達藝術家的觀念和思想,使漆畫藝術成為具有民族風格、文化內涵的有意味形式。

關鍵詞:當代;漆畫;藝術語言;特征

“漆畫———作為最早的繪畫形式之一,是中國繪畫藝術最早的源頭?!保?]在當代多元文化背景下,漆畫藝術被賦予了豐富的民族性和形式創(chuàng)造的現代性,成為具有東方趣味和內涵的重要繪畫門類。中國畫、版畫等傳統畫種在受眾心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地位,漆畫卻與之不同,對漆畫的傳統認識主要來源于古代漆工藝的傳承。在視覺文化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從語言表達、形式呈現到視覺觀念等諸方面均對中國漆畫藝術產生了廣泛影響?!芭c現當代繪畫一樣,當代漆畫也面對著世紀性的藝術課題:觀念更新、回歸本體、走向綜合、借鑒和本土化等等?!保?]當代中國漆畫帶著這些課題逐漸創(chuàng)造出新的道路,在本土與世界、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當代的碰撞中,迸發(fā)出新的活力。

一、漆畫藝術語言的視覺文化語境概述

當代,人們被形形色色的圖像語言所包圍,給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F代的或后現代的文化現象、觀念,成為視覺文化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包括漆畫在內的視覺藝術品往往傾向于用新的形式語言開拓更寬廣的再創(chuàng)空間。當代漆畫藝術在傳統古法技藝的傳承中,選擇大漆、灰、螺鈿、金屬等各種不同的材質作為創(chuàng)作的物質基礎,融入現當代視覺藝術觀念,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漆畫藝術語言的視覺呈現體系。(一)當代漆畫藝術語言的呈現。當代漆畫藝術繼承了傳統漆畫創(chuàng)作語言,著重關注古法技藝物質材料與現代綜合材料的美學屬性,意圖讓漆畫視覺形式存在的精神價值、畫家的觀念和文化積淀通過材質美呈現于大眾。例如在漆畫創(chuàng)作中,有的畫家沉浸于觀念陳述,醉心于材料應用;有的畫家關注古法技藝平、光、亮;也有的畫家注重作品的形式趣味。材料上不再局限于傳統,腰果漆、聚氨酯、硝基漆被引進漆畫,金箔、蛋殼、螺鈿、牛角、金屬等應有盡有;技法上,描繪、皺漆、鑲嵌、戧劃、磨顯、堆立、暈染等,千變萬化,無所不用;觀念上打破束縛,不拘泥于當下。現當代漆畫,最大的語言特性就是其綜合性,不僅吸收傳統漆畫、漆工藝的各類成果,同時也從其它繪畫門類中借鑒創(chuàng)作語言,充分利用傳統工藝又不受工藝束縛,走向藝術創(chuàng)作的自由世界。事實上,當代的漆畫藝術語言是傳統漆畫藝術語言在新時期的新發(fā)展,是傳統技藝與當代繪畫思想的結合,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二)當代漆畫藝術語言要素。視覺文化是對現代或后現代文化的一種全新闡釋方法,強調用視覺文本揭示各種現象、事件等背后的文化內涵、精神本質或審美趣味。這樣,快速、簡單、個性化而又所謂深刻的藝術效果成為漆畫藝術創(chuàng)作追逐的目標。與此同時,科學技術及當代藝術觀的發(fā)展,使得視覺文化對傳統在漆畫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提出了諸多質疑。當代的漆畫創(chuàng)作受這些觀念的影響,創(chuàng)作手法、創(chuàng)作觀念更多的傾向于繪畫或實驗屬性,各種形式的探索百花齊放,例如包含裝置應用、綜合材料實驗的漆畫作品。當代漆畫藝術語言是最具民族性格的現代繪畫,其語言屬性可有內外之分,風格、觀念、情感等是漆畫語言的內涵,是內在屬性;材料、技法、構圖、肌理、色彩、透視等是漆畫藝術語言的構成形式,是外在屬性。在畫面表現上,藝術家應該注重漆畫語言的本體特性和繪畫視覺屬性的融合,圖像、材料、觀念等只能是漆畫創(chuàng)作的手段或載體,而不能離開大漆本體,就圖像而圖像,就材料而材料,那樣的話,漆畫也就不成為漆畫了。

二、當代漆畫藝術語言特征

查看全文

漆畫藝術研究論文

從原始社會到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材質對任何藝術作品的成型與表現立體空間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如果單獨提取材料對作品的表現的話,那就是材料本身的屬性。不會涉及到作品的其他因素了。材料在藝術家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視覺感受。就是材料本身對創(chuàng)作者的感受問題,它是藝術對材料本身屬性觀念的異化。不同的材料具有抽象性、具象性與延展性的含義,使人對材料的本身的意念化產生了聯想,使材料在表現畫面過程中就有了延伸度。

漆畫顧名思義就是以“漆”為主要載體去表現畫面,以大漆為主要的媒介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漆畫是我國傳統髹漆工藝與現代科學、現代藝術、現代工藝與現代材料的結合體。而材料是漆畫藝術的根基,漆畫是以大漆為主的各種材料制成的。自然造物給視覺藝術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資源,不同材料體現出不同的質地,也會出現不同的美感,如日本、越南的漆畫就是典型的代表。眾所周知。漆畫的物質材料是經過藝術家的仔細選擇的,并通過一定的表現形式展現在畫面上,成為一種新的形式視覺作品。當我們在對漆畫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針對各種材料的加工和調和,各種各樣的材料經過加工打磨之后,它們出現的美感是不同的。材料的選定對作者要表現的漆畫觀念有著很大的影響,一種材料審美語言的形成,離不開作者對各種各樣的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審美特性不斷選擇物質材料。相反的,也影響著漆畫的審美意識的產生,所謂“資質者,藝之貞也”。就是說的是材質的屬性美問題。

著名的漆藝藝術家喬十光先生在其《中國藝術教育大系·美術卷·漆藝》書中就提到:“漆藝,它的含義很窄,限于漆”它的含義很寬。“漆器”“漆畫”和“漆塑”。無論平面或立體造型,無論實用品和稀欣賞品,只要涉及到漆都是漆藝的范疇。顯而易見,漆作為漆畫中主要的材料來源,運用漆材料是漆畫創(chuàng)作的重要物質基礎。在通常情況下。漆畫中的材料可以使欣賞者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這種異樣的審美是由材料本身所具有不同質地與外觀引起的,可以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一幅好的漆畫最大程度上取決于藝術家對材料的理解程度和運用的適度,運用什么樣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不但形成自身的材料美,還要與形式、內容相結合。同樣材料的運用也應該是美的,經濟價值絕非藝術價值在材料中的體現。例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發(fā)現在漆畫的鑲嵌過程中經常使用蛋皮裝飾,蛋皮本是一種廢棄的日常生活材料,在藝術家的手里經過藝術的加工處理成為上等的藝術材料,在蛋皮所形成的視覺效果上達到了質樸、粗曠的獨特韻味。譬如在材料上近年來有人使用腰果漆、聚胺脂漆等等作為漆畫的主要漆材料。合成漆也是漆畫很好的物質媒材。既有高度透明的聚酯氨酯等化學漆的合理運用,也開辟拓寬了漆畫媒材的使用范圍,漆畫用漆的透明性可根據作者與作品的需要自由調配。在配以金箔、銀箔、蛋殼等。他們表現出來的漆畫審美語言是不同的??梢?,材質在漆畫的視覺效果表現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們所呈現的閃閃剔透、古樸典雅、含蓄等個性內涵,這也是藝術家在追求材質與心境過程中的完美體現。

大漆是漆畫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重要的作畫材料。它的性能是極其獨特的,它的質地深邃而富有光澤,擁有極好的流動性和粘合性。在漆畫的材料中,作為所特有沉靜、溫和的屬性——黑漆,它所在畫面表現出來的個性特征是不容置疑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漆藝術便是黑色藝術。這是現代漆畫所追求的。也是現代漆工藝所不可多得的,它更是漆畫工藝的典型代表。黑漆溫和沉穩(wěn)的視覺美感就是通過水分在生漆中的作用而產生的,“磨”工藝是黑漆形成獨特屬性的重要手段,通過磨工藝慢慢的把黑漆中的蘊藏深沉的意蘊把打磨出來,再在上面與其他的入漆色進行搭配,呈現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

金箔和銀箔是漆畫中的主要表面鑲嵌使用材料部分,它被賦予華麗之美和閃閃發(fā)光的重要材料特性。由于受到材料本身的屬性的影響,它的兼容性更加拓寬。其中金銀材料有粗、有細、有箔、有粉、有點、有面等多種形式,使用的方式有干有濕、有飄、有灑、有揉、有吹等方式。這些工藝方式豐富了畫面的視覺效果。由于金箔和銀箔在使用的方式上采用像紙一樣薄的材料,這必然要求運用貼的方式或平脫的方式等工藝制作。大大提高了工藝制作的難度。金粉和銀粉的狀態(tài)是粉狀。這就大大拓寬了工藝的發(fā)揮性,作為調和劑來豐富顏色的內涵。

蛋殼是在漆畫創(chuàng)作中材料運用最多的一種,也是我們比較常見的材料之一。由于它的“開片”美像陶瓷一樣自然,在此基礎上具有奇特的藝術效果和表現力。

查看全文

漆畫之美藝術特征研究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工藝性;繪畫性;漆的個性與繪畫共性的關系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漆的物理特征、漆材料的自然美對人的視覺及心理的感受、漆的人工美、漆畫是通過漆這一媒材來表現的繪畫藝術、漆畫具有一切純繪畫的共性、漆畫有著與自身相適應的表現范圍、意境之美是漆畫的靈魂、只強調工藝性不講究藝術性的是工匠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漆的個性工藝性繪畫的共性

論文摘要:當前漆畫界存在著兩種極端傾向:1.否定漆畫的傳統工藝性,片面追求“純繪畫性”,致使漆畫失去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以炫耀技法為主,材料堆砌,使漆畫的藝術水平下降,不能與時代和國際接軌。本文從幾個角度論述了只有將漆的個性與繪畫的共性兩者完美結合,才能達到漆畫之美的境界。

漆畫是以天然漆為主要媒介而進行的繪畫創(chuàng)作。它屬現代漆藝中的一部分,是從中國古代傳統漆藝中脫胎而來的。漆畫真正發(fā)展成為一個獨立畫種還要從越南磨漆畫說起。早在20世紀30年代,印度支那美術學院的師生們開始嘗試把漆藝技法與繪畫相結合。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越南出現了一批反映民族獨立解放運動和人民生活的作品,從此越南磨漆畫走進了現代繪畫領域。20世紀60年代初,越南磨漆畫首次在中國展出,使中國藝術家們從中受到了啟示。他們學習傳統漆藝技法,不斷從民間藝術中汲取養(yǎng)分,并賦予其嶄新的構想和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在漆板上表現現實生活、傳達現代觀念,終于使中國的漆畫脫胎成為一個新的獨立畫種。

當前,世界各國的漆藝家都在研究漆的現代性,探討漆的可能性。中國漆畫作為一個新興的畫種也同樣面臨著如何使其現代化而又保持其特色的問題。筆者認為,當前漆畫界存在著兩種錯誤的傾向:1.否定漆畫的傳統性、工藝性而片面追求“純繪畫性”,致使漆畫失去了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以炫耀技法為主,材料堆砌,使漆畫的藝術水平下降,不能與時代和國際接軌。漆的個性與繪畫的共性兩者完美結合,才能達到漆畫之美的境界。漆的個性是指漆畫的工藝性,繪畫的共性是指漆畫的繪畫性。

一、工藝性

查看全文

漆畫的發(fā)展研究論文

[摘要]事物發(fā)展當隨時展,漆畫也不例外,中國漆畫的出路在于不斷創(chuàng)新?,F代漆畫作為一個新興畫種,在今日迅速發(fā)展。筆者通過對古代漆畫的緣起、藝術語言、與華夏文化的關系及對世界的影響等方面進行研究,對漆畫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希望能拋磚引玉。

[關鍵詞]漆畫藝術語言華夏文化創(chuàng)新多元化

現代漆畫作為一個新興畫種,以獨特的畫面效果、豐富的肌理與新穎的材質表達,吸引了眾人的矚目,激起了人們開拓審美藝術新領域的巨大熱情。漆畫是具有東方特色的造型藝術。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是我國傳統髹漆工藝與現代繪畫相結合的產物。事物發(fā)展當隨時展,漆畫也不例外,在21世紀的今天,只有沿著中國漆畫的藝術規(guī)律創(chuàng)新而行,才能順利向前發(fā)展,這也正是對古代漆畫研究的價值所在。

我國古代的漆畫發(fā)展與華夏歷史的發(fā)展相同步,經歷了一個連綿起伏的過程。如果從漆畫的藝術語言以及影響力綜合考慮對古代漆畫進行定位,可以把漆畫歷史的發(fā)展過程分成五個時期。其中以百家爭鳴時期,一統時期和黃金時期為代表。

一、青銅時期

西周以前,漆器上的漆畫可稱之為漆畫的“青銅時代”,此時,古代漆畫應完全附屬于漆器,缺乏獨特的創(chuàng)意。從浙江余姚河姆渡發(fā)掘了距今有7000年歷史的木胎朱漆碗,已有較高的漆藝;在陶器上用生漆描繪很粗的線紋而形成簡單紋飾彩陶已為科學測定所證明。在青銅器上描繪漆畫在殷商時代已有,漆常用于青銅器表面的防銹層,主要功能是防腐及一般審美,此時出土的文物的紋飾有了變化,有雷紋蓮葉紋等,大都與青銅器相類似,過于簡單大都是線紋。此時期漆藝發(fā)展過緩,人們對漆畫的高層次審美意識尚未成熟。

查看全文

現代漆畫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中國漆藝術源遠流長,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國就已經誕生了漆器。受2O世紀上半葉的國際漆藝運動影響,漆畫在1984年的第六屆全國美展上首次以獨立畫種的身份登上了舞臺,成為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普遍受到國內外藝術界的關注與喜愛,并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漆畫是中國民族繪畫的新創(chuàng)造,它有著豐富的表現力、鮮明的民族性以及強烈的現代感。

中國現代漆畫具有繪畫性和工藝性的雙重屬性,是繪畫和工藝相結合的畫種。受傳統漆器審美的影響,漆畫創(chuàng)作離不開傳統漆藝的技法,同時也兼收了其他畫種的長處,如:描漆的工筆之美,畫漆的重彩之美,刻漆的版畫之美,推漆的浮雕之美,刮漆的油畫之美,潑漆的寫意之美。他所包含的題材范圍也很廣,體現出巨大的藝術潛力和廣闊的開發(fā)空間。但現代漆畫畢竟歷史太短,根基尚不深,與博大精深的中國畫以及實力雄厚的油畫等諸多畫種相比之下,還顯得很稚嫩。無論在表現形式、工藝制作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上都有他的軟肋,中國漆畫要想真正融人世界美術的主流,還有相當遠的路程要走。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隨著時代而發(fā)展,漆畫也不例外,我們必須探索出一條貫穿古今中外文化與藝術的發(fā)展之路。在越南磨漆畫的影響下,國內一些現代漆藝家開始了漆畫的創(chuàng)作活動,但由于漆畫技法的繁復,材料工具的特殊以及制作過程的艱辛,限制了漆畫的普及。目前,很多漆畫藝術家也都在探討漆畫的發(fā)展趨勢、漆畫今后的路程該如何走等等新話題。這關系到中國現代漆畫能否成否成為一門純藝術而被廣大藝術愛好者所承認。不少漆藝專家提出應加強中國漆畫的精神追究,要盡力避免漆畫作品中感情蒼白、思想匱乏以及缺乏號召力等諸多問題,同時還要注意漆畫發(fā)的方向性的問題。自1984年“第六屆全國美展”至今已近三十年,漆畫的發(fā)展在總體上始終徘徊不前,主要問題在于方向性不強,究其原因就是漆畫的創(chuàng)作原則不夠明確以及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不夠規(guī)范,定位不明,重視不夠。現階段,漆畫發(fā)展又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與挑戰(zhàn):生懷絕技的老藝人一身絕學無處傳授導致一些傳統技藝不聲不響的流失;一些高校從市場效應出發(fā),逐漸取消漆藝專業(yè)……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勢必抑制漆畫的發(fā)展。

漆畫是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它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藝術發(fā)展的靈魂?,F代的漆畫藝術從古老的漆藝中脫胎而出,是當代藝術家與傳統漆藝結合的產物。漆畫藝術家們把漆畫從古老的漆藝中“脫胎換骨”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它并不是摒棄一切自身的一些特質而盲目的去追求標新立異,它是一切事物發(fā)展的根本,而漆畫的發(fā)展也離不開這種在創(chuàng)新中的實踐變化。同時,漆畫還需要借鑒其他畫種的長處,巧妙的把繪畫性與工藝性有序的結合在一切,這就需要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工藝性,同時要注重繪畫性,要從構圖的科學,色彩的冷暖,空間的前后,造型的美觀等方面去考慮,它還需要有對傳統藝術觀念的修養(yǎng),更需要有執(zhí)著膽大的創(chuàng)新嘗試。這樣漆畫才能在這個社會多元化發(fā)展,開拓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廣闊的藝術天地。

新的題材、新的內容則是促發(fā)創(chuàng)新的契機。全新的事物會給人不一般的感受,使你在表現時極盡所能,創(chuàng)立新的方法以適應新的命題,達到創(chuàng)新的目的。漆畫的創(chuàng)新取決于技法的變化以及藝術風格的體現,它與藝術家所受的教育、生活經歷、藝術實踐以及生活的環(huán)境、時代等密切相關。本人認為漆畫的發(fā)展需要關注觀念的改變以及語言的創(chuàng)新。觀念上的改變是一個根本的變化,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藝術的繁榮與創(chuàng)新。

我們不能被舊的傳統觀念束縛,應不斷的拓展自己的藝術空間,形成新的藝術語言及藝術觀?,F代漆畫的技法、造型、構圖、色彩、材料等表現形式,區(qū)別于其他畫種的特色。創(chuàng)立了現代漆畫的自身藝術語言??傊岙嫪q如一個初生的嬰兒,處于發(fā)展階段,是包容性很強的一個藝術體系。漆畫要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程要走。中國現代漆畫要有更好的發(fā)展,漆畫家們要掌握傳統漆藝的材料、工藝及表現語言,不斷探索、豐富表現技法。加強與世界主流美術之間的對話,緊跟世界美術的大潮流。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需要容納百.的博大胸懷,兼容一切有利于漆畫發(fā)展的藝術。這樣漆畫藝術才能基業(yè)長青,才能逐步的走向成熟。

查看全文

漆畫的發(fā)展研究論文

[摘要]事物發(fā)展當隨時展,漆畫也不例外,中國漆畫的出路在于不斷創(chuàng)新。現代漆畫作為一個新興畫種,在今日迅速發(fā)展。筆者通過對古代漆畫的緣起、藝術語言、與華夏文化的關系及對世界的影響等方面進行研究,對漆畫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希望能拋磚引玉。

[關鍵詞]漆畫藝術語言華夏文化創(chuàng)新多元化

現代漆畫作為一個新興畫種,以獨特的畫面效果、豐富的肌理與新穎的材質表達,吸引了眾人的矚目,激起了人們開拓審美藝術新領域的巨大熱情。漆畫是具有東方特色的造型藝術。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是我國傳統髹漆工藝與現代繪畫相結合的產物。事物發(fā)展當隨時展,漆畫也不例外,在21世紀的今天,只有沿著中國漆畫的藝術規(guī)律創(chuàng)新而行,才能順利向前發(fā)展,這也正是對古代漆畫研究的價值所在。

我國古代的漆畫發(fā)展與華夏歷史的發(fā)展相同步,經歷了一個連綿起伏的過程。如果從漆畫的藝術語言以及影響力綜合考慮對古代漆畫進行定位,可以把漆畫歷史的發(fā)展過程分成五個時期。其中以百家爭鳴時期,一統時期和黃金時期為代表。

一、青銅時期

西周以前,漆器上的漆畫可稱之為漆畫的“青銅時代”,此時,古代漆畫應完全附屬于漆器,缺乏獨特的創(chuàng)意。從浙江余姚河姆渡發(fā)掘了距今有7000年歷史的木胎朱漆碗,已有較高的漆藝;在陶器上用生漆描繪很粗的線紋而形成簡單紋飾彩陶已為科學測定所證明。在青銅器上描繪漆畫在殷商時代已有,漆常用于青銅器表面的防銹層,主要功能是防腐及一般審美,此時出土的文物的紋飾有了變化,有雷紋蓮葉紋等,大都與青銅器相類似,過于簡單大都是線紋。此時期漆藝發(fā)展過緩,人們對漆畫的高層次審美意識尚未成熟。

查看全文

漆畫藝術之工藝性分析論文

摘要:漆畫具有繪畫性和工藝性的雙重屬性。文章從論述漆畫創(chuàng)作中的工藝性與繪畫性的各自特點及其關系,指出繪畫性是漆畫創(chuàng)作的靈魂,對我們繼承傳統并發(fā)展當代的漆畫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漆畫工藝性繪畫性

漆畫是以天然生漆為主要媒介而進行的繪畫創(chuàng)作。它源于古老的漆文化傳統,是從漆器裝飾藝術中衍生并獨立出來的新畫種。中國漆畫的獨立崛起于20世紀60年代。

目前在漆畫創(chuàng)作上有幾種不良現象:一是只重視傳統,忽略設計,只追求傳統技法上的考究;二是只重視設計而忽略藝術語言,把藝術語言簡單化,模仿其他畫種,使漆畫獨特的藝術魅力喪失;三是忽視了漆畫特性與材質制作的結合性,只不過在油畫、國畫上罩一層漆,這些對漆畫的發(fā)展極為不利。當代中國漆畫如何找到自身的位置,更好地發(fā)揮漆畫藝術語言的特點,需要抓住兩個要點——工藝性和繪畫性。下面詳細闡述漆畫藝術中的工藝性與繪畫性。

一、工藝性——漆畫是以漆為主要媒介而進行的繪畫創(chuàng)作

中國漆畫從一開始便與材料、技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漆畫的語言特征,離不開“漆”的特性,它是構成漆畫語言的物質基礎,漆畫正是通過“漆”這一媒材而進行的繪畫藝術。

查看全文

漆畫在中學美術課堂的實踐

摘要:漆畫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瑰寶,歷史悠久。中國現代漆畫脫胎于傳統漆畫,成為一個獨立的新畫種。為了使中國現代漆畫繼續(xù)發(fā)展,呈現出新的面貌,基礎教育必不可少。中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增強學生審美意識、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階段,在中學美術課堂中開展漆畫教學實踐顯得尤為重要。該文分別從中學課堂開展漆畫教學的必要性和具體措施兩個角度出發(fā),闡述漆畫在中學美術課堂中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漆畫;中學;美術教學

一、中學課堂中開展漆畫教學的必要性

1.漆畫藝術簡介

漆畫是以天然生漆作為主要材料,搭配蛋殼、金屬、木粉等其他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的繪畫形式。它脫胎于中國傳統的漆藝文化,從漆藝中衍生而來并發(fā)展成一個獨立的畫種。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漆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大漆的國家,雖然漆畫作為新興畫種只有短短幾十年,但是用漆髹飾器物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朱漆碗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漆器,距今約7000年;河南信陽戰(zhàn)國墓出土的彩繪涉獵圖漆瑟殘片,其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漆瑟殘片上繪制了狩獵的場景和龍蛇怪神的形象,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漆畫?!?962年,‘越南磨漆畫展’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展出,在我國美術界和社會上產生很大反響?!盵1]越南磨漆畫的興起和發(fā)展對中國藝術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看到了大漆這種傳統材料的藝術價值和表現力。因此,以喬十光為代表的一批漆藝家、畫家開始積極探索中國現代漆畫的發(fā)展道路。中國現代漆畫自誕生起就迅速發(fā)展,并在1984年作為獨立畫種參加了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展出的漆畫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中國現代漆畫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漆藝技法與材料的基礎上借鑒外來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兼容并包。

2.漆畫在國內外的發(fā)展現狀

查看全文

個性與繪畫共性結合達到漆畫美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工藝性;繪畫性;漆的個性與繪畫共性的關系;對中國漆畫未來的展望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漆畫是以天然漆為主要媒介而進行的繪畫創(chuàng)作、越南出現了一批反映民族獨立解放運動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世界各國的漆藝家都在研究漆的現代性,探討漆的可能性、漆畫獨特的材質和獨特的工藝所形成的獨特的視覺美是漆畫的魅力所在、漆的物理特征、漆材料的自然美對人的視覺及心理的感受、漆的人工美、漆畫是通過漆這一媒材來表現的繪畫藝術、漆畫具有一切純繪畫的共性、一幅好的漆畫應該是漆的個性與繪畫共性的完美結合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當前漆畫界存在著兩種極端傾向:1.否定漆畫的傳統工藝性,片面追求“純繪畫性”,致使漆畫失去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以炫耀技法為主,材料堆砌,使漆畫的藝術水平下降,不能與時代和國際接軌。本文從幾個角度論述了只有將漆的個性與繪畫的共性兩者完美結合,才能達到漆畫之美的境界。

論文關鍵詞:漆的個性工藝性繪畫的共性

漆畫是以天然漆為主要媒介而進行的繪畫創(chuàng)作。它屬現代漆藝中的一部分,是從中國古代傳統漆藝中脫胎而來的。漆畫真正發(fā)展成為一個獨立畫種還要從越南磨漆畫說起。早在20世紀30年代,印度支那美術學院的師生們開始嘗試把漆藝技法與繪畫相結合。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越南出現了一批反映民族獨立解放運動和人民生活的作品,從此越南磨漆畫走進了現代繪畫領域。20世紀60年代初,越南磨漆畫首次在中國展出,使中國藝術家們從中受到了啟示。他們學習傳統漆藝技法,不斷從民間藝術中汲取養(yǎng)分,并賦予其嶄新的構想和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在漆板上表現現實生活、傳達現代觀念,終于使中國的漆畫脫胎成為一個新的獨立畫種。

當前,世界各國的漆藝家都在研究漆的現代性,探討漆的可能性。中國漆畫作為一個新興的畫種也同樣面臨著如何使其現代化而又保持其特色的問題。筆者認為,當前漆畫界存在著兩種錯誤的傾向:1.否定漆畫的傳統性、工藝性而片面追求“純繪畫性”,致使漆畫失去了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以炫耀技法為主,材料堆砌,使漆畫的藝術水平下降,不能與時代和國際接軌。漆的個性與繪畫的共性兩者完美結合,才能達到漆畫之美的境界。漆的個性是指漆畫的工藝性,繪畫的共性是指漆畫的繪畫性。

一、工藝性

查看全文